八极拳“闪电手”马英图

[复制链接]
797 0
chhao 发表于 2017-7-20 23:28: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英图(1898-1956)沧州东南乡杨石桥回族人,职业武师。幼从兄马凤图练习劈挂、八极。兄弟二人成为张拱辰先生的弟子,习八极拳内招“六大开”,“八大招”及六合大枪等,成为张之晚年入室第子,得师兄韩惠卿帮助,八极拳进步神速。马英图功力奇大,性如霹雳,喜较技,擅搏击,出手快且狠,故有“闪电手”“马狠子”之誉。  民国初,马英图就读于奉天警官学校,期间从东北诸名家如郝鸣九、程东阁、胡奉三等习翻子、戳脚等艺,并在沈阳几家中小学兼授八极、劈挂等拳。 1920年从马凤图在河南加入冯玉祥部队,积功为上校参谋等职。民国十二年(1923),冯军与奉系李景林部“廊坊大战”,马英图受冯军前敌总司令张之江之命率主要由沧县武术健儿组成之敢死队,持大刀短枪为全军开路,攻克天津,受冯玉祥嘉奖。一武术教习不服气,二人比刀。二人持木刀相距10米,教习头戴护具,冯玉祥将军让以哨声为令,裁判吹哨还没停,英图步法如闪电,早在教习头上连击三下,教习尚未反应过来,已被震昏于地。
  驻扎天津时,因打抱不平,和帮会发生冲突。帮会百余人围攻马,马边走边打胜似闲庭信步,打得帮会打手纷纷跌出,从街一端打到另一端,无人能靠近,帮会服气。因而有“马二爷打了一条街”之说。
  民国十六年(1927),张之江赴南京创办中央国术研究馆,马以西北军官身份同往,为武术馆开创者之一。1928年参加“国考”,名列优等。闭幕式上,马英图与河南刘丕显等为出席大会的蒋介石、戴季陶等表演六合大枪、劈刺,获好评。民国十七年(1928),中央国术馆正式成立,马任少林门长后来任一、二科长。后来主要为国术馆教授班学员教授八极、劈挂、苗刀、大枪等艺。
  中央国术馆创立之初,有名家二人称“铁头”、“铁手”来较技,国术馆名家公推马英图出头迎战,马战而轻取之,维护了国术馆尊严。
  一俄国击剑家,到中央国术馆比试,马应战。俄剑一出,马闪电的身形一转,一个缠丝剑劈中对方手腕,俄人剑落,马动作没有停,早用竹剑在俄人头上一击,俄人被砸昏坐于地,遂服气。
  在中央国术馆与郭长生先生换艺,并与郭长生、郝鸿昌组成披挂研究小组,开创中央国术馆披挂套路系列。
  日军侵华时,马在西北军旧部刘汝明、宋哲元部任军职或武术教官,他在军队排、连、营等编制中组成各级大刀队,使用特别的大刀进行练习。其刀比一般单刀长二尺,柄上有一铁环,上面系有红、绿绸带。使用时,双手握柄,既可当刀劈,又可当枪挑、拨,也可当棍打。西北军的武器装备较差,重兵器数量甚少,但在马英图的训练下,士兵普遍熟练掌握“大刀劈杀”的实战技术,因此打仗时手持大刀冲锋陷阵,就成了西北军一大突出特点。1949年随傅作义部于北京起义,后潜在甘肃省泾川县务农,落魄而终。
  马擅八极、劈挂、翻子、戳脚等艺,器械善双手刀、剑法及棍法,摔跤、举重、劈刺,骑射亦受众人推崇。他最重实用技艺,长短拳法,刚柔劲道兼用,故战多取胜。他授徒甚严,门徒有曹砚海、马承智、李元智、何福生、牛僧华、韩俊元等。他是八极拳中期闯天下的代表人物,对民国军队武术贡献很大。八极拳、劈挂拳成为中央国术馆必修正科,是马先生的功劳。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4

帖子7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