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六合螳螂高手单香陵

[复制链接]
762 4
down11 发表于 2016-12-4 09:39: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刘敬儒

单香陵先生山东黄县邹家村人。幼年时好动,手脚灵活,7岁时就随黄县赵景清老师学习长拳,其后他的父亲又由山东莱阳请来著名拳家吕孟超老师,吕孟超老师是太平天国最晚时期的将领,城被攻破时逃到山东隐匿住了下来。吕老师教他通臂粘拳和枪棍术,前后历时八载。因年事已高,回了莱阳故居,于是单香陵先生又到了黄县北关著名六合螳螂拳大师丁子成先生家学习六合螳螂拳术。单香陵先生与丁子成夫人沾亲,到了丁老师家,丁老师夫妇异常欢迎和高兴,丁老师非常喜欢单先生的枪棍术,于是和单先生商定,由单先生教诸师兄弟练习枪棍术。丁老师向单先生亲授六合螳螂拳。单先生嗜武如命,勤学苦练,受到丁老师的器重,经过悉心传授,不数年,单先生的六合螳螂拳已得其精奥,后离乡,来北京学做生意。


单先生乘船北上,由水路越渤海到了大连,住在一位经商的朋友家里。一天,6个日本兵闯进了单先生寄居的粮店,强取货物。店员们叫他们付钱,却被打得半死。单先生见状大怒,挥动铁拳狠狠地教训了行凶的日本兵。不久,单先生离开了大连,到了北京,在老乡开的粮店里学做生意。


1933年单先生28岁,参加了北京官园体育场举行的华北武术擂台赛,以超群的功夫,过关斩将,最后争夺冠军。由刘二彪弟子刘书琴与单先生争夺,因裁判给分不公,单先生罢战。此时主席台上的北京行辕主任何应钦和东北军少帅张学良问下面闹什么,得知是给分不公时,张学良说:“希望他们再打两场,给二位都是冠军!”赛后单先生很佩服刘先生的功力,刘先生已四十余岁,非常佩服单先生这样年轻就有如此成就,由刘先生师弟马步周(马礼堂)出钱宴请单先生,于是成了莫逆之交。后由刘先生和尚云祥先生出面,介绍单先生拜李星阶为师,又学了形意拳。单先生的高超技艺,已成为北京市内传播的头号新闻。梅兰芳先生特请单先生前来,欲聘为保镖,单先生不允,于是以朋友相交。因单先生住宣外永光寺东街,离徐兰沅先生家不远,成为最好的朋友。广和戏院的大股东王玉堂先生住椿树上三条,也住得不远,相互认识了。于是,广和戏院的大股东王玉堂先生邀请单先生去广和戏院管理前台的帐目,即管理“三司”:卖茶水的、卖糕点的和送手巾把的帐目,因为这些人较杂,一般人管不了。单先生一去,在戏院里一站,当地的地痞流氓再没有敢闹事的,那时的广和戏院在鲜鱼口的肉市,广德戏院在大栅栏内,广德戏院老板一看非常羡慕,通过王玉堂先生又把单先生请到广德戏院,所以朋友们开玩笑地送外号“两广总督”。


广和剧场是富连成科班所在地,一天,科班内的学员起了矛盾,一时剑拔弩张,非要武力相见不可。单先生为了挫挫双方的锐气,以达调解之目的。命人搬来一摞砖,码成一摞,说:“我听说诸位因小事不和,准备同室操戈,想必都有两下子。既然如此,哪位先来拿这几块砖试试,给大伙露一手。”双方面面相觑,自知不能,静静地看着。“既然诸位不行的话,那就来看我的。”说罢,单先生走到砖前脱下长衫,挽起衣袖,抖抖丹田气,喝一声:“开!” 右手闪电般的砸下去,“哗啦”一声,9块砖自上至下全部击碎,立时引起一片唱彩声。单先生又对大家晓以大义,从此大家言归于好。此举震动了梨园,不几天,班主叶存善先生,总教习肖长华先生得知此事,特聘单先生为“富连成”科班的客座武术教师。单先生与肖长华先生、徐兰沅先生最为莫逆,每次到京后,都要在徐兰沅家住几天。所以盛字辈、世字辈都尊单先生为老师。4小名旦第一位李世芳,得以拜梅兰芳先生为师,还是徐兰沅和单香陵的主意和力量。单先生原名单丕勋,很绕嘴,单香陵之名还是梅先生所取。在哈尔滨的单先生大女儿家还存有单先生与梅兰芳先生的合影。


单先生性格直爽,为人仗义,他的许多事迹一直被传为佳话,骆老师也很佩服单先生的人品,经常谈到他。有一次,骆老师高兴地告诉我,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参加了个拜师会。此会是由马有清举办,由中央建工部副部长陈云涛主持,介绍马有清拜吴图南先生为师。与会者有杨禹廷,徐致一,李秉慈、马汉清。都是练太极拳的,只有骆老师是外门的人。马有清的拜师仪式后,马汉清建议:希望陈云涛副部长代单香陵先生收他和李秉慈为徒,学习六合螳螂拳,陈副部长答应了,代单先生举行了收徒仪式,这顿宴席非常丰盛,大家也是尽欢而散。骆老师说完后,我问:“他们在哪学拳呀!”骆老师说由陈副部长给单先生写信,邀请单先生来京传授马李二人。我多么羡慕呀,因为我心目中对单先生无比敬佩,我如能有机会跟单先生学了螳螂拳,那是多么幸运呀!


一天上午,我在东单公园练完拳,正想到各处走走看看。忽然发现东单体育场上有三个人练拳,于是我就到体育场去看。一看,原来是马汉清先生和李秉慈先生正跟一位老先生练螳螂拳。老先生60多岁,瘦高的个子,穿着一身黑色的中式裤褂,脚上穿着解放牌绿胶鞋,目光炯炯,精神矍铄。我一猜可能是单香陵先生。于是我走过去恭敬地问:“您是单老师吧?”他爽快地用山东语气说:“是,您是谁?”我说:“我是骆兴武的徒弟。”他说:“不是外人,我跟你老师是老朋友,回去一问就知道了。”我看了一会儿他们练拳,并问了他的住地,我说:“下午,我可能陪着骆老师去看望您。”他愉快地说:“行,欢迎!”下午,我陪着老师来看望他,在谈话过程中,我表示很想学学螳螂拳,骆老师很同意,单老师说:“行,您的徒弟就是我的徒弟,想学什么都行。”于是,从第二天开始,我就同李秉慈、马汉清一起向单先生学习六合螳螂拳术。


单先生嗜武成痴。晚年,把自己家的五间大北房全都打通,黄土漫地,成为练功房,每天练功不缀,单老师的六合螳螂拳真是炉火纯青,左右逢源,圆活自如,不管你怎么出手,都是送上门去挨揍。他的枪棍术更是技艺精湛,堪称一绝。


单老师的子女住在内蒙古包头市,所以经常往来山东和包头。每当路过北京时就是我和马汉清李秉慈学习好机会了。我就早晨去,晚上去,还设法去医院开个病假条,请假后去。因此,我学到的最多,进步也非常快速。


1982年的暑假,我到黄县看望他老人家,并叩头拜师,每天早晨单老师都是盛一碗黄豆去豆腐坊换豆腐,再买1斤鲜猪肉,或者买1只烧鸡。我们坐在小饭桌前吃饭,一边吃一边讲。单老师很喜欢谈他在富连成科班及在广德和广和戏院时的故事,我们上下午都练拳,单老师教我形意的“三才剑”。他说:“这套剑我教给了叶盛章,叶盛章在“酒丐”那出戏中的舞剑就是这套剑。单老师给我讲枪棍术的“点子”,什么叫粘黏,什么叫底漏。说着说着,让我拿过枪棍来比划……晚饭后单老师就给我讲六合螳螂拳的功理和手法:“螳螂拳要练至一活二顺三刚四柔五化,又有明刚暗刚,明柔暗柔四种内劲,手法要活似机轮,身法圆似钢球,腰似车轴,出手雕翎箭,用闪电任针的打法,……”孜孜不倦、津津乐道,滔滔不绝,时时站起来了给我喂招说手。


1983年单老师听了别人的劝说,心里一活,就把山东的房子卖了。只好到子女家去生活。很快钱就花光了,一辈子刚强的人看着别人的眼色吃饭,窝出了一身病,几乎轻生自杀。我的师弟杜金果从包头给我来信,告诉我单老师已经卧床不起。我异常着急,赶紧给老师寄去一些钱,务必给老师看病。后来,杜金果告诉我说:“把钱亲自交给了老师,当时老师已经不能说话了。老师脸上露出了笑容,看着我把钱数了数,点了点头,压在了枕头下面”。万万没想到,第二天,1984年3月5日早晨老师与世长辞了。老师教我毫不保守,使我获益良多。现在,老师的音容笑貌,历历都在面前,令我无限悲痛。在此,让我默念:老师,您老安息吧!我一定刻苦练功,为《六合螳螂拳》的发扬光大做贡献,绝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记此以表无限沉痛的哀悼!


但有一件事,不得不提,因为它关系着单老师的声誉。这件事就是1991年《武魂》杂志第三期登载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意拳发展与XXX”。如果文中只谈到意拳如何兴起,如何发展,X先生如何伟大,我都无有意见。千不该,万不该,不应牵扯到单香陵先生。更不应该混淆事实,颠倒黑白!文章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XXX赶忙俯身上前搀扶武培卿,不料,武氏请来的单香陵,见武被打倒,竟从一旁窜上,出拳击向XXX的头部,意在搀人的XXX忽觉拳风扑来,本能向后一闪,单香陵的“黑拳”擦着X的鼻尖划过,险些击中,与XXX同来的XX大怒。飞身上前,双掌一触单香陵背后,将其击到丈外的墙壁之上……武培卿的徒弟们也剑拨弩张,气氛十分紧张,在场的武林名家们,忙从中调解,避免了一场恶斗”。事实是,武培卿是被X打倒,但武并不知今天X要带人来武舘。文中说的武请来了许笑羽、唐凤亭、唐凤台、董子英、郝甲三等数十人助兴,不是事实,一个也没有。单先生也不是助兴,因经常来武舘,今天,正好赶上,单先生说:“你跟我动动!”于是动起手来,XXX被单先生一拳打倒。那有什么“黑拳”!甚至还把单先生写成,经不起一触,就被打倒一丈开外,单先生岂不成了不堪一击的痨病鬼!文章中还加“……”号,是让读者想象,单先生被墙撞得头破血流或撞死?当时是乱成一团了,甚而也来了伪警察,要抓单先生。不是武林名流劝止的,是郝甲三来了,郝在伪警察局任职,把伪警察哄走了。武培卿是大资本家,跟本没有徒弟,是唐凤亭的一些徒弟在场,如田秀臣、陈传友等等。陈先生还亲自跟我谈过这件事,如果去问问陈先生的徒弟,也许能说明此事。如果去问问现在著名武术家冯志强、李秉慈、唐振荣、马有清等等也能证明此事,也可查阅一下当时的一些报纸了解此事,事后有某某请日本宪兵队队长抓单先生,日本警察队长因为单先生是梅兰芳的朋友,梅先生是日本天皇的朋友,不敢管,最后只得由德高望重的北平市国术馆馆长许禹生设宴,经调解双方才做罢。


这件事我考虑犹豫了许多年,不想提起此事。在我出过的九部书中,都没提及此事,但社会上还时常传说此事,甚至有人问我:“单香陵不是被XXX打倒过吗?”所以,我只得把真相写出来,平平反。否则,单先生就太冤屈了!我会一生愧对单先生的在天之灵,我良心将永受谴责!何况我写得是事实。


我读李仲轩老先生的《逝去的武林》256页时,感触很深,很有启发,想到XXX的一些门人跟我关系不错,更为了对XXX的尊重,在此就不写其名,只以XXX代之。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精彩评论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字符画 发表于 2016-12-17 23:08:30 | 只看该作者
很多天不上线,一上线就看到这么给力的帖子!
板凳
wangyang117 发表于 2016-12-17 23:53:1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是一个神奇的青年!
地板
只想牵手不 发表于 2016-12-28 04:25:5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哦,楼主这是要火的节奏啊!
5#
细水常流 发表于 2016-12-31 15:43:57 | 只看该作者
看贴回帖好习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2

帖子23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