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练拳中密不外传的功诀

[复制链接]
1669 1
锺离2431 发表于 2017-3-17 05:54: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武术种类繁多,不完全统计有完整训练体系的流派有两百多个。传统武术里有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心意拳等等,大的门派像武当、少林寺等等。在所有的传统武术中,形意拳是其中独树一帜的拳种,其劲法凌厉,打法硬朗,难得的是上攻很快,有一年打死人之说,其体系完整,但动作简单,易学易练,深得众人的喜爱。这简单的招式后面蕴藏的了很多看不见的幸苦和练法。形意拳练的是劲,不是动作,动作知识皮毛,所以形意拳的练法,在动作的背后,是功夫,是劲力。形意拳首先是要练明劲,之后就是练暗劲。形意也罢,太极拳也罢,传统武术修炼大体需要经过四个阶段,修正身法,换劲,练劲,用劲。站桩,能解决修正身法和换劲的问题。三体式和五行拳解决练劲和用劲的问题。其实形意拳也罢,太极拳也罢,内家拳基础通用,在练出混元劲之前都是一样的。有几个练拳的要诀,一般师傅不会告诉你。

第一步:松肩膀

没有麻的感觉,说明肩关节还没松到位。没事的时候就想着,挂着。看现在需要挂的有脸、脖子、手臂、肩膀,只要想起来了,就检查一下这些是不是在理想的状态

现在,在保持上述感觉的前提下练练起式。(就是手臂平举到胸前再放下,着重作两臂平举)

做法:仿佛有细绳拴在手腕处,来牵动两臂上移。

要点:肩膀不能上提,手臂上移的时候,能感到肩关节的开展。

此时的手臂仿佛有千斤重。

前面提到的和后面要讲到的身体的放松,都是像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样,成为习惯。

起式的时候照看自己的全身,每移动一分,就检查一下脸、脖子、肩膀、胳膊上的肌肉是不是放松了。所以这个简单的抬手的动作应该在1分钟以上完成。现在一点也不要加意念,把自己完全倒空,不但胳膊,整个身体都是空的。随着你对身体放松程度的提高,你也许会听到身体里有一些细微的从没有过的感觉,不要控制这些感觉,也不要强求,让他们来去自由,你就静静的听着。

肩关节不舒服,如果胳膊放松的好,肩关节比较疼。因为,肩关节的骨与骨之间缝隙会因此而拉大,连结骨与骨的韧带会因此受力,而一般人很少有机会让韧带有被拉扯的机会,所以会感觉很不舒服。等练久了,不舒服的感觉,酸痛的感觉会减轻。


起式的第二步:肘尖平着向两侧牵扯,胳膊的其他部分不自动。

第三步:慢镜头自由落体运动,手臂缓缓下落。

要点:检查手腕,手腕松开,手指舒展,手腕与小臂在同一平面上,不要有角度。

肘尖平着向两侧牵扯是在放松状态下,手腕会自由垂落,手指朝地,所以手腕不可能与小臂在同一平面上,意思就是曲肘。但容易用小臂带动曲轴,应该是用肘尖带动。一般来说,手腕是比较容易被忽略的,手指会不自觉地僵硬。手臂跟肩平行的时候手指慢慢抬起,与小臂处在同一平面。

平时生活中任凭两条胳膊挂在肩上晃来晃去,手指有感觉,试着做收放练习,心想挂上,感觉就出来,心想不挂,感觉就消失。有空闲的时间就找找感觉。这样的练习要经常作,练拳时容易找到感觉。

肩关节好松,肩胛骨不容易松。但只要肩关节能够由着地球引力松开,由着肘尖的开展而开展,不久肩胛骨也会开。肩胛骨松开后,两手臂才能相通,棚劲才能生出。

但这不能执著的去想,因为会引起后背、脖子僵硬。所以不到时候又难做到的还是不知道的好,时候到了,一点即通。

松腹:拳彦有云'腹内松净气腾然'。腹部不松,则上下双重。运动的时候容易不容易平衡。腹部很容易紧张,尤其是在运动的时候。腹部不容易放松。在想松却不能松的时候就吐一口气,找找松的感觉。运动也好,静止也好,随时检查。


松腹感觉不好找,用腹式呼吸慢慢吐一口气后,觉的胸部和腹部很祥静,很平衡,没有郁积。找到松腹的感觉后,在平日生活中多检查。再检查呼吸的时候气能沉降到什么地方。如果到胸膈处就下不来了,再在呼吸的时候慢慢调整。慢吸慢呼,受到阻碍就调整放松。

这里的'气'是呼吸的空气,还是用意念来行气的气?还有,腹式呼吸,不完全用腹部,也有胸部。先腹部吸气涨起,到尽头后,胸腔接着吸气涨起,然后胸腔先开始呼气,接着是腹部;结束后,再从腹部吸气开始,循环往复。太极拳中的腹式呼吸是自然配合上的,不需要自己去想着配合,着意配合,气必滞。

这里的检查呼吸是否通畅,还是在放松的范畴。放松胸腔、隔膜、腹部。只要吸进来到空气能自由落入腹部就可以了。

一般来说开始会气短,呼吸急促,慢慢松开了,就可以深呼深吸。这需要个过程,没事就挂着,想起来了就检查一下。

只要你能松下了,气会自然沉入丹田的。气能沉入丹田,却不一定呼吸的时候能腹式呼吸,大部分人都是用胸呼吸。

松腕:脚腕不松,腿部不会真松。松脚腕,如同脚腕处的皮肉虽连,但筋已断开。即使地面不平,身体中正也不会因地势原因受影响。与松手腕相同。

松胯:1、稍息站立,将虚腿(右)松开,慢慢轻提右膝,膝盖似有细线向上牵引。

2、使右腿慢慢离地。保持立身中正,不可因提膝而身体有些微歪斜,胯始终保持在原来的水平位置。

3、大腿、小腿肌肉松开,小腿自然垂直地面,脚腕松开。

4、每向上提一分,就重新检查腿上的肌肉是不是松开了。

5、直到提腿至大腿小腿夹角90度。

6、此时着意松开腿上的肌肉,也就是骨架子支撑着,而意念扒掉腿上所有的肌肉。(跟起式抬臂的意思一样。)

7、放下腿,让腿自由落体运动。就在腿落的一刹那,听听是否感觉到了胯关节的存在。

放松时抬腿,站得很稳,地不平也一样;腿自由落地的一刹那,胯关节有响声。这些都是关节开始松的表现。一开始响声可能比较频繁,后来就渐渐少了。

再来一个动作帮助松胯。1、左腿弓步站好。2、将左腿意念成实腿。右腿虚掉。3、左腿小腿垂直地面。4、重心慢慢前移。收右腿。

要求:

1、运动的时候,尤其是收腿的时候,注意尾闾托丹田。尾闾托丹田,就是尾椎骨的尖端微微向前向上托。比较容易感受的是:屁股下面有椅子,在落座一瞬间的尾椎骨。

2、收腿的时候,左腿10分力,右腿0分。仿佛从泥沼里拔右腿一样。体会右腿胯关节。

高低架都可以,高架易松好找,低架对腿的要求比较高。拖地收回。好像从烂泥塘中艰难的拔腿。松开全身,全靠左腿拖带。

如果真喜欢武术的话,建议大家站桩,练练桩功和形意拳。这是现在很多人都验证过的,比较认可的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无极桩修正身法,混元桩进行换劲,然后三体式练劲,经过五行拳进一步练劲用劲,形意拳的上功速度快,劲力霸道凶猛。训练体系完整,却比较简单,效果非常好,有“一年打死人”之说。相对于太极的“十年不出门”,效果非常显著。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精彩评论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开心就好 发表于 2017-3-24 02:10:16 | 只看该作者
《传统武术答凝解惑》我刚买过,看后一点实际的训练方法都没有,完全是没用的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1

帖子11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