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伏虎拳十二橋手

[复制链接]
812 1
kczm 发表于 2018-7-2 16:25:16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拳:羅漢伏虎拳十二橋手



十二橋手
南拳練習特別講究腰、橋、馬、橋手的哂门c練習是很重要的。各家各派的橋手都各有特點。南拳中有“一橋、二剪、三膀手”譽稱。因此一橋十二勢就是南拳秘練橋手的十二支。其玄妙之處在於“審時度勢”放在第一位,精神必須集中貫注;勁法是關鍵,迎接必用吸,送去必用呼,這也便是行家常說的吞吐法則。打拳出腳一定要以聲震敵膽,十二橋手是很注重內勁修煉的,有“內氣先行,力在後隨”之說。丹田盛而氣力足,其實要求氣走於脈絡筋脈, 力出於自己的筋骨皮肉之中。
一般打鬥有力者,外壯筋皮骨為形、內壯筋脈為神,氣血功於內壯,也功於外壯,只有弄明白邭庵ǎ拍苤獣詺饬Φ膩碛桑匀灰簿涂芍昧靶袣夂粑睢J蚴志毩晝H是剛柔合併的練習,可再結合上述行氣之法門。做到遠者拳掌到,近者肘膝攻。由此可知。力弱者踩邊門(稱偏門),強者近中宮(中宮也就是中攻);同時,要求初習武者切記:“猛來切勿亂,快慢要從容,諸法皆練熟,哂妹顭o窮。”

(1)剛橋勢
剛橋一現有真言,二臂展勁力秘傳;
南派橋馬威力大,習者留心按法傳。
姿勢:取立正姿勢,右腳上一步成右前弓後箭馬,同時左手握拳由腰間由下向上拋出,拳心向上,而右手握拳由腰間由上往下向後揮出,拳心向上。
要領:此拳主要練橋手功夫(先不講技擊拆門),旨在練好剛橋的大拋大展。它也是無一定勢,大凡兩手展開定得沉勁迫力,硬橋硬馬。在南拳秘練拳技中,有時要求快速變猛打,更要有“一膽、二力、三功夫”的膽略,練剛橋也是為攻橋、破橋之過硬的大法,是練以橋硬橋剛的直橋快打之法。

(2)柔橋勢
氣沉丹田引手出,南拳至寶內功術;
別道此術無用處,不是久練不知足。
姿勢:取立正勢,開四平大馬,右手握拳於胸前,肘底與肋骨留中;而左手把一指定中原勢,向前徐徐推出後又慢慢回拉。經長年日久練習,出拳出掌伴有剛中帶柔之勁。
要領:此勢旨在練習內功內勁,常有“未學拳藝,先練邭狻敝f。按傳統的練功方法,首先練四平大馬,氣沉丹田,要做到呼吸自然,不可有意造作。其中出手必緩以迫生內力要旨,導引丹田內勁透至肩膀和手臂腕部,由指、掌、足、膝、腳底又回到丹田,練到使整體沉靜,靈目靈功。長久地練習能使精神充沛,也能增加禦敵的膽量。習者一定要在平時的練習中,直正做到“收為吸、出為呼”。


(3)迫橋勢
迫橋一勢善挾臂,南拳獨門斷手技;
習進多以夾木扭,遇敵一展稱兒稱。
姿勢:取立正姿勢,開四平大馬或鉗陽馬,雙手從腰間上托,雙腕外扣壓雙手成虎爪狀;雙手心向上,雙肘尖內夾成“11”字形,緊護雙肋部。
要領:地勢主要是練沉肘逼腋之功,此挾手為南派拳術的一大特點,其實挾肘腋一向是並用的。該勢迫橋實是挾擊手法,大凡挾腋之手法多用虎爪托勢,一挾擊即用呼氣。實戰中,若被此手法夾出,再用前臂一壓,被挾住的手臂不斷也傷,再不能出手還擊。該勢肘挾腋勢的變化萬千,但和剪手勢又有所不同,習者必須要分清楚。


(4)直橋勢
四平大馬屹然立,直橋送出單龍勢;
如若為嘵吞吐法,總有妙著難去試。
姿勢:取立勢,開鉗陽馬或四平大馬,站好馬後,緊跟著沖出左平拳。
要領:該手法稱為直拳手(又稱豎肘手),凡是在身前的直沖拳勢,通稱為直橋,南派拳諺中有:“頭來用頭梢,腳來用腳破,橫來豎肘送,以肘能破肘。”由此可以知道,此手法專制橫肘手橋(法)。而鉗陽馬轉成立馬或四平大馬勢,都是旨在練習過程中以鼻調息內氣,使其蓄於胸間(中丹田),然後再送達於手臂和拳面。此外,還有一手握拳束於腰間助勢(力),可使其力發千鈞,銳不可擋。

(5)分橋勢
分橋一勢防擋先,內藏絕技起連環;
縱橫打出進退擋,嶺南名拳不簡單。
姿勢:取立正勢,開四平大馬,雙拳從腰間向左右兩旁由上而下地打出
,至二肩高時停住。
要領:分橋勢的去勢十分出猛,是以橫打直內的手法,專打對手的中上二路,屬南拳之中強打猛攻的手法,它內藏千字肘,又可鎖喉叉手,力發千
鈞,如對手被該勢打中,不死也殘,通常用在危險之際,出連環相連剪手,強攻硬打,便可轉危為安。當準備用該勢時,蓄氣貫力於兩臂和拳間,使雙臂堅硬如鐵,逼力沉腰,通常對手難擋其鋒,更何況它其中的上、中、斜等攻擊還可隨意地變化。

(6)定橋勢
定橋一勢分單雙,入門初練細斟量;
沉肘落膊指撐天,出入手勢定善擋。
姿勢:取立正勢,開四平大馬,雙掌從腰間提上至兩胸旁變雙掌向前
推出,然後迅速收回胸前;要求指尖朝天,掌心向前。
要領:該勢分單雙兩種,目的是練習將內勁邭獗粕险浦讣庀蚯巴瞥觯L久地練習,可覺指掌間有氣感和勁力。練習時要注意貫力於手臂之中,沉穩慢慢而出,如果只求技擊不重內功,則攻擊終顯湵。欢坏┚毘桑瑒t手橋堅如鋼鐵,使對手無法近身。相傳此法為福建少林寺覺因和尚所創,後傳給廣東番禺的“鐵橋三”。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精彩评论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ggduck 发表于 2018-7-8 07:02:09 | 只看该作者
<font face="標楷體"><font size="3">(续上...)
(7)寸橋手
          寸橋一串單雙指,指臂如劍飛寒霜;
          丹田內功筋骨壯,臂上鐵環成橋樁。
     姿勢:取立勢,開四平大馬,雙拳握於腰際變雙劍指後轉橋是,由掌心向上轉成向下向前直際,指尖朝前,高度在對手的脖子至雙眼高。
     要領:該勢也單雙之分,都是練習貫力標指,此勢如練成,一指一串是非常好用,其中威力不小,但其微妙獨特之處,全在其拇指之橫架,其他的古道拳種很少有提及,唯獨南拳的十二支橋手甚重此法,是秘傳技擊,比如鎖喉點穴,反筋卸骨之類手法,都要用拇指的功力,這就要求習者一定要加強拇指訓練。此外,凡屬虎爪一派,掌功都是以拇指之法為最主要,由此可見指功練習之重要。      


(8)提橋勢
          提橋一勢抽柱豹,一上一下耳胸提;
          此屬南門絕命手,切莫亂傳妄破技。
     姿勢:取立正勢,上右馬成右前弓後箭馬;同時雙手握拳上提,成右抽拳在右耳旁邊,而左橫抽拳於右胸前,成右手護頭,左手護胸勢。、
     要領:此勢為中宮之上攻手法,專用於防禦或攻打對手上路,也屬也屬南拳常用的絕命手法之一,如格鬥時擊中對手的中宮,便可與鶴頂抽提相連哂茫忠驗樗鼡尩氖菍κ值闹袑m位置。對手一定難於逃脫。此勢南方人多”蓋提手”,這無非是一蓋一抽而起, 其勢沉而穩,更可變化多種多樣手法,如習者能熟練此勢,既可以防身,又可有效地打擊對手。

(9)流橋勢
          疾如流星斷敵臂,一掛一拋橋不留;
          又可攻橋變多法,此勢還可細尋求。
     姿勢:取立正勢,開四平大馬或右前弓後箭馬。手從腰間從前向右後掛,而左手從腰間向前方拋掃出成左拳前拋掃,右手後掛。
     要領:流橋手實是掛拋之法,又稱為拋箭手,左右勢同,勢如刀翦,專斷對手手臂。此勢沒多少人明白,南拳不少拳派都有拋拳一法,唯有秘練十二支橋手法的心法與眾不同,其拋掛或剪切的勢猛力剛,定傷對手手橋,專打對
打對手的手部關節。常言有“拳來打拳,橋來打橋”,習者一定要明白,只進不退須有一定的膽量,使對手不敢近身,屬以寡敵眾之打法,也是被手圍住時突圍的重要手法之一。   

(10)邩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4

帖子17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