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走圈的过程中就是不断往丹田充气过程

[复制链接]
1774 7
531500454 发表于 2018-7-19 22:44:51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看过电影《武林志》的人都会被片中主角东方旭那精湛的八卦神掌所折服。很多人也因此对八卦掌的技击作用甚是痴迷。但是大多数人对八卦掌的健身作用却知之甚少。
二十一世纪已步入信息时代,由于高度紧张的工作节奏,坐办公室的人们离了电脑几乎无法生存,因缺乏身体锻炼,许多疾病也随之而来,毫不夸张地讲,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腰颈椎病、免疫力下降、骨质疏松等慢性病正在慢慢的侵蚀着许多人的躯体,癌症也逐年呈现年轻化、低龄化,却很少有人采取正确的锻炼方法提高其身心健康,很多人宁愿整天守在电脑旁或与电视机为伴。大多数人们根本不懂用什么样的锻炼方法来有效地提高他们身体的抵抗力,虽然人们知道锻炼具有使身心愉悦、提高身体素质、减少疾病的发生和祛病健身的效果,但怎样做更好呢?下面谈一下我的切身体会。
我年轻时体弱多病,为了使我自己的身体强壮起来,我练过长拳、气功、太极拳等,也曾经很喜欢足球、乒乓球等体育运动,缘分使我最终我选择了八卦掌。根据几十年来的锻炼经验,我深深地体会到,练八卦掌的人如能坚持每天走圈两小时以上,这种八卦掌基本功法具有改善机体新陈代谢的功能,对调动全身各系统之正能量可起到非常有效之积极作用。同时还有排毒养颜的功效。尤其是对内分泌系统疾病,例如:肥胖、糖尿病等;心血管系统,例如:高血脂、高血压等;对消化系统也有非常有效调理作用,例如:消化不良、涨肚、慢性胃肠炎等;对抑郁症也有非常好的调理作用。通过走圈运动有效地增加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力量和韧性,提高运动系统各方面的功能;主要还是通过走圈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增加耐力,提高心理健康度,继而增加自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身心健康、远离疾病的目的。自身免疫力提高了,癌症都会远离我们!古人在黄帝内经中既有:“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记载。练八卦掌基本功转圈能有病祛病、无病强身,达到“上医治未病”的效果。
科学实验证实,人体内的内啡肽与人的愉悦情绪有很大关联,人体分泌的这种物质多,人的愉悦感就高,甚至可产生飘飘然的感觉!当然了,这并不是我们锻炼追求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为了祛病强身!有规律的运动可以使人体的该物质分泌增加。这也佐证了有规律的运动为什么能使人愉快的现象。而八卦掌的基本功法走圈转掌正是一种有规律的重复运动,而这种运动与其他重复运动的根本区别在于该种练功方法在转圈的同时始终要求凝神聚气、意沉丹田。个人经验,对于很多体质较弱、罹患各种疾病的人来说,走圈的效果远远高于其它种类的重复运动!
我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随李文章老师练八卦掌,当时每天能练一小时左右,以学习套路为主,自从练八卦掌后身体就慢慢的强壮起来。但是,对于7、卦掌在健身方面有了深刻认识和体会是在认识当时任北京武协八卦掌研究会会长的马传旭老师之后。1997年后,马传旭老师在北京武协八卦掌研究会任会长期间,当时我担任研究会副秘书长一职,因此有幸和马老师一起工作了将近七年。马传旭老师从1961年即师从李子鸣先生习练八卦掌,是著名武术家、八卦掌研究会第一任会长,八卦掌第三代李子鸣先生的入室大弟子。李子鸣先生在解放初期曾经为郭古民先生上书毛泽东主席,恳切表达了郭古民先生愿以其高超的武艺为当时大量的肺病患者摆脱病痛、强身健体、普及武术出力。其后不久,郭古民先生被安排到师范大学体育系任教。我在研究会工作期间就知道马传旭老师功夫好!听说他每天都要转两个多小时的圈。随着对马老师的逐渐了解,觉得马传旭老师对八卦掌在健身作用方面的见解非常独到!其独到之处就在于对祖师爷传下来的功夫应在圈上找。要练出内功!俗话讲得好:“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还听了他的许多逸闻轶事。当时我有慢性咽炎,马老师说我没有内功,所以咽部吭咯声常年不断。2000年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日本电视台给马老师录制的节目,感觉我能和只有在电视里才能看到的武术大师在一起工作!太荣幸了!逐渐产生了和他学功夫的想法。
2003年我开始和马传旭老师学拳,坚持每日转圈一小时,半年后咽部的吭咯症状竟奇迹般的好了。2007年以后,正式拜在马传旭老师门下,师父要求我每天转掌不能少于两小时。每天转完后都感觉神清气爽,身轻如燕!师父今年已经八十一周岁,依然每天坚持锻炼两个小时以上。腿脚依然特别灵活,走路还和小伙子似的呢!每天转完圈,师父都要给我们说招儿,说招儿时我越害怕越挨打,师父出手不见手、出腿不见腿,太快了!这样的年龄这样敏捷的身手和这样健硕的身体现在恐怕不多了。找师父学拳的有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也有患各种病患的。通过亲身体验和耳濡目染,八卦基本功转圈这种锻炼方法的确使很多人从疾病中摆脱出来!举几个例子来佐证一下。
有两位师兄三十年前就跟随师父练八卦掌,中途因为做买卖间断了锻炼。2007年前后回来看师傅时,因师父家在住四楼没电梯,他们俩人身体胖得几乎走几步就要气喘吁吁地歇一会儿,可想而知已经胖到什么程度了!一位体重达到103公斤以上,另一位体重近100公斤!因为他们把功夫放下差不多二十几年了,身体素质逐年下降,肥胖和三高(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已经折磨了他们若干年,为此他们二人也非常苦恼!
见到师傅后,师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看着他们臃肿的身体和病态的面容,对徒弟们的怜悯之情油然而生。苦口婆心的劝他们赶紧回来好好转圈,赶紧先把体重降下来,血脂血糖血压也就会随之降下来了!二人听从了师傅的劝告,决定马上行动!从第二天开始这两个人就重新开始了转掌,大概转了半年后体重就都明显下降,走路也轻松多了。恢复转掌两年后与两年前简直判若两人!其中一位体重减了至少二十公斤,另一位也减了十多公斤。血脂、血压、血糖也都几近正常。还有一位师弟王某,经历与刚提到的两位师兄类似,其父亲就是被糖尿病折磨了几十年,每天往肚皮上扎胰岛素控制病情,最后还是死于糖尿病的并发症。两年半前,这位师弟的餐前血糖指标13.95.26mmol/L。我建议他到马老师这里来学转圈,只要每天坚持转两小时以上保证不用吃药血糖也能恢复到正常值以内。到目前为止他每天已经能转三小时以上,血糖值5.26mmol/L。
还有一位河南的师兄跟我师父练八卦掌之前血糖高达18mmol/L,练八卦掌转掌之后,每天转掌三小时,在转了一年后,在不吃药的前提下空腹血糖6mmol/L。
另一位女士快退休时得了子宫肌瘤,肌瘤大约有鸡蛋那么大。因听说转掌的好处,也开始了转掌锻炼,转了几个月后肌瘤神奇般的消失了!
有位师弟学练走圈之前,双脚掌均长有厚厚的脚垫,练了几个月之后,多年不愈的脚垫竟奇迹般地消失了。原来谢顶也很严重,练了4、5年之后,脑顶的头发明显比学练之初密集了许多。
有一位中学退休女教师七十五岁了,患血压高,吃降压药血压还在150/100mmHg以上呢,通过学练八卦转掌之后,血压能保持稳定在130/90mmHg左右。她还惊奇的发现自己多年的老年斑基本消失了。腿脚也变得比以前灵活多了。另外生活有规律,不熬夜也是维持血压的基本方法之一。
还有位姓吕的师兄教了不少徒弟,其中有位女士得了肺癌后找到我这位师兄学练八卦转掌。现在已经坚持转掌四年多了,前段时间打来电话说医学影像学显示肿瘤的阴影消失了。大家都觉得很神奇!
我亲身的体会是:我每天转掌时能感觉到八卦转掌自然而然加快到一定速度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向心力即相对又相合的完美统一状态。鉴于我每日坚持两小时以上的转掌,身体状况比以前产生了质的飞跃!走圈转掌时内心极为清净,每日晨练后,精力都非常充沛!每天沐浴在这种转掌状态中,感觉可以达到使身体里小到细胞的微结构优化的目的。本人以前是个身体孱弱之人,通过走圈转掌锻炼使身体变得强壮起来。因为是切身体会,从而本人大胆提出了每天按规则坚持两小时转掌可以使基因优化的假说。而每天这种持之以恒的重复运动又正好与诺贝尔奖得主美国人斐里德•穆拉德博士和美籍华人陈振兴博士合著的《神奇的一氧化氮》中反复重复一种运动人体内可产生“一氧化氮”的理论观点相符合。该二位作者在《神奇的一氧化氮》一书中提出,通过实验证明“一氧化氮”可以让你远离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该书作者提出获得“一氧化氮”的最主要两大途径之一:“通过一种有规律的体育运动,身体会持续地产生一氧化氮,从而使血管老化的进程逐渐减缓”。因此本人还提出每天转掌达到两小时,人体内产生适量的“神奇的一氧化氮”。从而能使人体远离疾病,维持在非常健康的状态,达到有病祛病无病健身的目的!
八卦转掌每天转多长时间?大约需要练多久可以产生神奇的祛病强身的效果呢?因人而异,因每人体质不同,患病种类不同,锻炼时间不同,锻炼所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尽相同。通常我们要求至少每天转掌2小时。八卦掌转掌的时间积累到一定量以后,也会产生不一样的体验。比如三个月之内可能产生腰酸腿疼,半年后这样的感觉逐渐消失并能感到身轻体健!这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半年至一年身体内逐渐产生变化。练功者小腹丹田处可能会产生温热或瘙痒等现象,均属正常反应,前辈们常讲:“练得丹田暖融融,便是长生不老丹”!只要每天坚持练2小时身体状况就会有个质的飞跃!八卦掌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拳理,讲究通过转圈练拳达到身与心的完美统一,练拳讲究意到气到、气到力到。通过正确的方法锻炼,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身与心完美结合的境界。从而达到有病袪病、无病延年的目的!本人按照马传旭师父教的方法练到四、五年后体验到了这种身与心的浑然一体的境界。初步证实了“混元一气”的理论在实践中达到身与心的完美结合的真实感受。验证了通过转掌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达到扶正祛邪、祛病健身的目的!
附:八卦掌基本功转圈方法:
找一块空气清新四平方米大小左右的空地,围绕中心点,按西、西南、南、东南、东、东北、北、西北方向转一小时,此为逆时针方向。一小时后再相反方向顺时针而转:西、西北、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
这八个方向与后天八卦相合,后天八卦的八个方位是:乾(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
转圈前需调整身心:全身放松、意沉丹田、二目平视、眼睑自然下垂、双目似睁非睁、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双唇微闭、牙关轻叩、双脚平行与肩同宽、沉肩坠肘、双臂自然下垂于两胯旁、双膝微曲、提肛溜臀、头顶百会收尾闾(百会穴处似有一垂直线与地面垂直向上提、尾椎向下向前收、使整条脊柱处于向上下两端牵拉的力)。
起式:身心调整好之后,双手心向上、双臂微曲,双臂由两侧划弧至头顶、掌心相对呈双合掌,双掌渐渐向下、中指尖相对、掌心朝下、从头顶下按至胸前再向下按至小腹下方、以掌根为轴、双掌指尖向外划圆至双掌指尖朝后、向内侧翻掌掌心朝上、在双侧腰间向前划弧、双掌掌心朝上向前上方托出不要超过鼻尖的高度,再以双掌掌根为轴双掌掌心向内翻到双掌心朝前方向、然后双掌带动双臂向后方水平划弧至双掌与身体平行向左右两侧推与肩同高双掌手指朝前手掌外缘朝上、双掌向下划弧至小腹处双掌指尖相对向上托掌至胸前、双掌向前上方划弧不高于鼻尖、双臂为弧形掌心内侧朝上至尽头、双掌心朝面部至胸部逐渐向回划弧、双掌心逐渐内翻下压至小腹,双掌分开、双臂圆撑、双掌置于双跨旁指尖相对、双掌掌根向下顶、全身放松、意沉丹田。
转掌:完成上述步骤后,开始八卦掌转掌基本功下搨掌之走转,注意调身之要领和在调心完成后之动作的基础上(双掌置于小腹、双掌分开、双掌圆撑、双掌置于双髋旁、双掌指尖相对、双掌掌根向下顶、双肩之间的背要圆)走转。步法:提起左脚内扣落地、身体右转至圈的方向提右腿向前微扣步迈腿,里脚直、外脚扣、外脚(右脚)提起微扣从内脚尖上方踢出、内脚(左脚)提起从外脚尖内侧踢出、踢出后落地时与外脚成一条线、迈步时脚掌需平起平落!小到8步一圈,大至12步一圈。走转时重心始终置于前腿,忌身体前仰后合、低头猫腰、高低起伏!转掌时始终按调整身心的要领不断调整身法,调整到能用腰提着腿走为妙,熟练后方能习惯成自然。
收功:双掌从左右两个方向同时向上划弧至头顶上方,掌心相对,双掌由头顶前胸腹部自然下滑至小腹丹田处,双掌虎口相交叉,左手掌在右手掌之上,左手拇指与中指分别掐住右手的内外劳宫穴,双掌距丹田3公分左右,以丹田为圆心,逆时针划圆9次,再顺时针划圆9次。
走圈转掌是八卦掌的基本功,它能出什么样的功夫,对于八卦掌练功人来说似乎不言而喻,却又很难三言两语把它说清楚。本人在此谈一谈练功体会,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一起探讨拳学真谛,共同提高拳艺。

八卦掌以走为妙。那么,它首先离不开走,而转掌功就是练它特有的步法—圆形步:左掰右扣、旋转应敌。走圈时所常练的几种掌式,也是八卦掌最基本的掌式之一。长期练转掌式,就能练出全身的整劲儿,练出双手在行走中的发力,走中有打。单纯练套路虽然也能练功夫,但绝不能代替走圈之功。因为,走圈功才是八卦掌所具有的特点。即使仅从增加功力的角度说,走圈功以若干单一的式子进行强化训练,能使功夫上得更快。不管八卦掌有多少功法特点,通过练走圈转掌之功都可以达到。

八卦掌不是单纯练手法,练得是身法,手的变化也是身法的变化,手的劲力也是来自全身的整力。手与脚的劲力从哪儿出来?就是以腰为轴,腰练活了,力就出来了。要想把腰练活,就得先松腰胯。若想松腰胯,就得先松臂膀,沉肩坠肘,顺项溜臀。只有把肩膀及腰胯彻底松开,气血贯通了,力才能贯通四肢。前贤指出:转掌的功夫练到最后,应该练出“整圈”的功夫(胯面向前方,在圈线上不动,腰带双手转向圆心为走“半圈”;胯如前不动,腰带双手继续向圈内、身后旋转,能够转到胸部中线面向身后圈线时为“整圈”)。练出了“整圈”,说明腰胯已经基本松开,运动自如。到那时,肢体的劲力一定非常饱满。

八卦掌练的是全身骨节松开,节节贯通,四肢在全身整体协调之下发挥着各自独立作用的一种整体力。练功的目的是要将身体四肢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组成一个听从指挥的“交响乐团”。它练的不是肢体各个部分的独奏,奏响的是全身和谐的共鸣。这些道理,形意、八卦、太极都一样,但八卦掌的特点是走中打,斜行转,因此必须练走圈。在长期的走圈转掌训练中,按上述要求所应达到的功力都能够练出来。比如你想出“滚钻争裹”之力,如果你的肩松不开,手臂就送不出去,“夺力”(臂膀送出而不往回缩的力)就练不出来,这样臂膀不活如何出“滚钻”之力?即使想在平时的套路演练中去培养,也不如走圈转掌的专门功夫来得更快。如臂膀未松到家,其“滚钻”之力毕竟有限,两臂不活,缺少变化,速度也慢。只有多练走圈功才能早日做到松肩坠肘,松腰松胯,气沉丹田。而仅仅去习练套路,效果没有这么明显。“争裹”之力也如此。争与裹不仅指双手之争裹,身体也要有争裹之力,练走圈就是为了练出“合抱力”、“整体力”,这其中就包含着身体的“争裹”。顶头悬与五趾抓地就是“争”,合肘掩心出抱力就是“裹”,“争”与“裹”出来了,“旋”也就在其中。此即为八卦掌“争、裹、旋”之特点。走圈转掌如果能练出较高的功夫,运动中可达到:腰无时不旋,手与脚无时不合,双臂在自然松长状态中出螺旋之力,双腿无时不与身、手和谐,头无时不与天“说着话”,两脚之掌心左右交替与地摩擦........这样,头悬于天而脚扎于地,身体之八卦处处归位,全身运动起来就成为一个整劲。

再拿“顺、逆、和、化”来说,顺者,手足要顺其自然往前伸,伸至何处?意境上要无限远,手扣至“天门”,形体上要肩、肘、腕、指,节节抻开,意念送出时让两臂之“夺力”出来。此时两臂的“筋脉”必有一个往回拽的劲儿,不让膀子出去,这是人们后天长期生活造成的,要想返回先天之和谐,就得通过练功把筋脉一点一点地全松开,这需要的是功夫。逆者,气力往回缩,此乃相对于顺而言,为一收一送。若两膀与腰胯松不开,气血脉络如何通畅?气力又如何往回缩?和者,气力中正。化者,力归丹田,返于真阳。此两者更要求功夫到家。如此说,不转圈如何出这些功夫?光练套路、式子就没有练走圈出的功夫快。

下面转抄一下关于转掌的“歌诀”(摘自笔者的两位师爷王文魁、刘兴汉所传的拳法资料):八卦转掌妙无边,行如推磨走当先(注:推磨有两种涵义:一是自己在推磨;二是自己的身体也是个磨盘);步法要稳圈要圆,上下与中分三盘;三盘旋转气为宗,全身环节要放松;心情意境内子精,内外轴承法自灵;先由有象求无象,大小小大是真空;转掌就是八卦阵,阴阳变化在其中;软硬兼施明暗劲,刚柔相济是真空;手脚相随腰之功,全身一致整体形;怀抱琵琶合前胸,前手外摆似拧绳;后手相随眼平看,上下两手合力撑;紧背空胸头艮正,溜臀腰直胯要松;缩肾提肛丹田气,掩裆曲膝鸡步行;起平落扣足含空,曲腿淌泥在水中;进退抽撤连环步,摆扣旋转似旋风。(请大家再参考“八卦掌三十六歌诀”。)

走圈时,行步如淌泥,全身不滞不散,不迟不断,腰似车轴,气如行云。换式如高山流水,连绵不断;两脚要虚实分明,左右互移。抽身换形,翻若惊鸿;随机应变,奥妙无穷。初练时先走大圈,上身拧转不要过大,否则腰不活,硬往里拧,走转不稳,心火上升,内气不调,五脏受损。初练时走转要慢,由慢到快(可以早练慢,晚练快—顺其自然),不可操之过急。呼吸任其自然,气自然往下沉,意念上有松沉的意境就行了,日久气沉“涌泉”,乃至地心。走圈转掌之法,实际上是一种行动中的“桩法”—走桩功。

初练时走的圈要大一些,会走大圈的人也会走小圈,一般以寻常人走路的步距12步一圈为宜。有了一定功夫之后,可以走大圈也可以走小圈。随着功夫日益渐长,步子越长身架就越低。八卦掌所需要的整劲,所需要的独特功夫,通过走圈都可以练出来。八卦掌练的是协调,走圈就能使全身协调一致;八卦掌左旋右转,以斜打正,处处走圆,走圈功就能练出圆形步法,步随身换。

别门的武友们在文章中曾提出过“点重身松”的说法,笔者感觉很有道理。八卦掌也是要练到身子稳稳的,一伸手就把力量搁到你身上,功夫深的一伸手谁也受不了。很大的力量搁到你身上,而人家的身体重心却没有给你,使你无法招架。当然,这种功夫需要多年练功方可获得,而走圈功正是练出这种高深功夫的重要方法。今年(2001年)7月《武魂》中有一篇文章—“练紧不练松,紧到自成功”,文中的观点似乎有一定道理,但笔者认为从整体来看提出这样的说法未免失之偏颇。因为任何时候,松与紧都不能分家。说“蓄劲如开弓”是对的。但是,当你要拉开一张硬弓的时候,单纯用两臂肌肉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借助于下肢、腰腿和丹田之力。如果全身任何部位都处在紧张状态,“气”又如何沉得下去?要知道,“沉”即是“松”。虽然在用爆发力的时候,只有身体局部瞬间一紧才能把力发出,但是,如果没有在松弛状态下全身的“气力饱满”,则不能产生满意的结果。全身之“力”聚集一点,威力才大。没有整体的“松”,就没有局部的“紧”;没有“外松”,就没有“外紧”。如拉弓时,讲求用力拉开弓弦如满月,这个“满月”就是为了蓄集能量,其中的“圆满、膨胀”就是“松”。宇宙无限大,“松”是绝对的;“紧”是相对的、瞬间的。因此,当我们在练整体劲“松”的时候,“紧”也就在其中了。因为这个“松”不是散乱的松,是“松而不散”,也就是“松中有紧,紧中有松”,一个整体劲贯穿其中。所以,单说练“松”或练“紧”就是片面的。当然,以上所说只是一家之言,不对之处请武友们批评指正,笔者只是想强调:“松”与“紧”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松沉”之道为传统拳法之奥妙,练习八卦掌的人不可不知。

八卦掌在运动中要求以腰带动四肢和全身,头“悬”于天,全身的骨节松开,身子上系天而下坠地,周身内外浑元力,走圈功正是练出这些功夫的最好的方法。八卦掌前辈程廷华先生曾说过:“八卦拳之道,无内外也。研者身转如同几微的螺丝细轴一般,身体有研转之形,而内中无轴。无离此地之意也。旋转之,是放开步法,迈足望着圆圈一旋转,如身体转九万里之地球一圈之意也。至于身体刚柔,如玲珑透体,活活泼泼流行无滞,又内中规矩,的的确确不易。胳膊百练之纯钢,化为饶指之柔。两足动作,皆勾股三角。两手之运用,又合弧切八线,所以数不离理,理不离数,理数兼该,乃得万全也。”程先生所说的功力境界,恐怕离开走圈功也不容易练出来。

总之,八卦掌的走圈功是八卦门独创的、适合本门功法特点的主要练功方法之一,有志于继承八卦掌功夫的年轻人,请务必着意去学之、练之,在继承的基础上再去谈发展创新。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精彩评论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况砰 发表于 2018-7-22 03:13:01 | 只看该作者
凝神聚气,意存丹田。八卦转圈,核心技术。
板凳
绮梦 发表于 2018-8-2 04:45:5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武术几千年传承,拳种繁多,合而言之为万法归宗,分而言之为各有所长。八卦掌是集内外家之所长, 又有别于各家的独特功夫。说它独特,主要在于它是在八卦图上变卦拧旋练功和变卦拧旋技击,特别是在先天八卦图上环而无端的拧旋走转,收于体内则为阴阳,发于四肢则为刚柔的高深功夫。拧旋走转是八卦掌神妙之功的必修课,不求劲而劲自生。又暗含防守与攻击之法,是八卦掌练功之大法,更是八卦掌神功之精髓。
一、“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是先天八卦掌于拧旋走转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真实体现,为后天八卦掌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天地。
先天八卦乾南坤北,离东坎西,东南为兑,西南为巽,东北为震,西北为艮。八卦掌以取象而命名,有近取诸身之说,头为乾,腹为坤,足为震,股为巽,耳为坎,目为离,手为艮,口为兑。此为身体八卦,为先天八卦。拧旋走转于先天八卦图上,在掌法中,则头为乾,腹为坤,肾为坎,心为离,尾闾第一节至第七节大椎为巽,项上大椎为艮,腹左为震,腹右为兑。此为练用,习者应多加揣摩。如乾南坤北练阴阳合和,离东坎西练坎离交宫等等。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这两句话讲的是卦爻,一卦六爻,非九即六。九是阳爻,阳为刚,为动;六是阴爻,阴为柔,为静。似乎由此而轻易地可以判断出刚柔来了。其实不然,刚柔通过动静来区分。阳主动,阴主静,动以变为常,静以不变为常。所以说,八卦掌之变化本之于阳动阴静。我们观察八卦掌阴阳动静的常与变,可用刚柔来判断。拧旋走转之时,胯、膝、踝、足为动,身、肩、肘、腕、掌为静,此为下动而上静。“动静有常”。“梓”为刚,“旋”为柔。就是说,拧旋走转中的动与静是由“行刚”与“旋柔”来判断的。刚是动,柔也是动,而这里把柔说成静,主要是从意识层面来看动与静,此为八卦掌独特之功。
八卦掌人都说,八卦掌功夫是“走”出来的。有“百练不如一走”、“走为百练之祖”之说。很形象,但又很不确切。应该说八卦掌功夫是源自于拧旋走转,是拧旋走转成就了八卦掌之神功。八卦掌以步法为根,身法为本,掌法为主,以拧旋走转为法,是大法。所以,拧旋走转是八卦掌功夫之根。“走”的功夫中有“拧”、“旋”、“转”,重点在“走”,这四者缺一也成全不了拧旋走转。对于拧旋走转的走法,以顺时针走转为例,挂掌中周而复始,环而无端的行进在先天八卦图上,进右足为摆步,进左足为扣步。进右足摆步为拧身,进左足扣步为旋身。“转”是后足前进中及变为前步落地后,身躯不是前挺,而是沿圆弧不停地转动。这就构成了拧身、旋身、转身和摆扣之“走”有机巧妙的结合,“走”出拧劲加旋劲,走劲加转劲,掌随臂行,臂随身带,身随步转。拧旋走转得神、气、意、力之功,得深奥、感而遂通之灵感,不但追求自身的扎实与坚固感,而且追求阴阳平衡,刚柔相济。拧旋走转中须达到肩在掌前,掌在脑后之状。久之,形成深不可测、妙不可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松柔连贯、环环相扣的拧旋走转之先天八卦之功。何为先天之功,就是顺其自然、合乎自然、自然而然之功。成就其功,须用后天有为之法,练先天无为之功。
八卦掌拧旋走转的动与静与其他拳种不同,功法的要求也不同。“漂而不浮,柔中见骨”,是对拧旋走转的整体和内外合一的总体要求。八卦掌在修炼过程中,在动中求静,在静中求动,这是很高又是很难达到的硬性要求,但又必须做到。拧旋走转中,身 躯及双臂双肩和双掌不动,为静;双胯双膝和双足在气进中,为动。从整个身体而言,为外动而内静,下动而上静。从拧旋走转运行来看,则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中求静,静中求动。这就是掌法歌诀中说的“身不动膀不摇,全凭膝下两相交”。其他拳种大多是静中炼气,动中练体,在站桩中练气功,在套路和基 本功中练力量练灵活。而八卦掌在拧旋走转的运动中练静,以动求静,身不动中求走转,行变势。又以静求动,空静中生动,运动中入静。拧旋走转中达下动而上静,身静而体动,外动而内静,念静而气动,一动而多静。而静非寂静、呆静、死静,而是鲜活的愈静愈动,愈动愈静,用神统帅一触即发之静。八卦掌融动与静于一体,于静与动中出功夫,于静与动中求空,于空与静中生慧炼性,合炼气与练功于一体。统修心与炼道与一法,拧旋走转中悟阴阳,懂变卦,知动静,变刚柔,能虚实,从而返本归一。于一动一静之中炼神,于动静结合中生神,于愈动愈静中用神。可以这样说,拧旋走转之静,可使“五气朝元”。《中和集•金丹或问》说:“身不动则精固,水朝元;心不动则气固,火朝元;性寂则魂藏,木朝元;情忘则魂伏,金朝元;四大安和则意定,土朝元,此之谓五气朝元。”拧旋走转不仅合于武术之宗,而且更合于道家之法。因为八卦掌拧旋走转的下动上静,外动内静修炼方法,是严格遵循先天八卦“道法自然”的规律运行。道为体,掌为用。所以,拧旋走转合于万物消长之法则,其妙更在于合乎宇宙动静之法。
拧旋走转必须在先天八卦图上运行。据《易经》而论,“易”就是阴阳。在天为日月,在地为水火,在人体为心肾,在方位为南北,水火既济就是“易”。“经”就是理,是奥妙之理。经讲的就是水火既济之理,阴阳平衡之理,天地相交之理,宇宙变化之理,五行相生相克之理,内脏运动之规律等等。这种理就是“经”。易经所阐述的64卦之变化之根就是先天八卦。只有在先天八卦图上环而无端的拧旋走转,才是八卦掌内外兼备,成就其神功之法。
八卦掌,通过长期缓慢、轻柔、悠然、飘逸、细致入微的拧旋走转,以神帅气,以气帅形,动则变劲,一劲一卦象,一运一阴阳,一拧一旋则动静俱生,处处天人合一。八卦掌之劲是在拧旋走转运行中顺势而生,纯任自然,纯以意行,纯是循客观之规律,于自然而然中求自然。先天八卦图上的拧旋走转,就如同地球绕太阳之运行,公转自转同时进行。由此可见,先天八卦是导引术。先天八卦是宇宙的语言,是宇宙之天机,是最远古的修炼方法之体感记录,是人体与宇宙沟通的符号,是天人合一的方法,是心灵感悟的智慧产物。在先天八卦图上修炼的过程中,有自己的八卦图像,这是代代单传口授,不著于书的秘传八卦图,是经过人体修炼所感应而形成的。先天八卦每个卦象都是运动的语言,它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之神妙功夫潜移默化地、而又淋漓尽致地涵养在拧旋走转之中,它告诉我们用自己的身体去研究,用心去感悟。人体八卦一旦在身体上运行起来,操习者就不会“走”“练”分离了(会练不会走,或会走不会练),就不会动静失调了,只会动不会静,或只会静不会动了 ;就会练出大松大柔大空,练出虚无之气势,练出神明之感应,练出莫测之变化。练至无为而为,产生静极生动,无中生有,与道相合之境界,这也是八卦掌追求的最高境界。
关于拧旋走转的形体动作变化,八卦掌人都会练,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关键是脚下的功夫,诸如蹬、踢、摩、探、踩五劲之功,须走出上借下势,下借上势;沉借浮势,浮借沉势;沉中有浮,浮中有沉;愈沉愈浮,沉浮兼备的真功夫,于沉浮相借相助之中体现出巨大能量。
在先天八卦图上有始无终地拧旋走转,为后天八卦掌技击的应用提供了广阔天地。八卦掌之技击,刚柔转换奇妙,阴阳互易随意,虚实变换随人,动静变易自然。拧旋有度施巧劲,摆扣分明鬼难找。讲究后发制人,以柔克刚,借力打力,以巧破千斤。人未动我不动,人若动我再动,不拦不架,不躲不闪,技击时打中走,走中打,打中化,化中打,打中变,变幻莫测。 “不招不架,赢人一下;犯了招架,贏人十下”。八卦掌之技击,是脚不离地,脚下一动就换了身形,一动就有了步数,身法得换在点子上,应着对方的动静,变的越快越好,变的越小越好。就像朋友见面,上前就握手。当你近了敌身,犹如龙在地上盘来盘去,即所谓游龙盘旋不停势,舒展之下敌命亡。混元一体,阴阳均衡,发力于根节。出手则松柔令其未觉,着之则冷、弹、快、脆、硬,难以抵挡。然,大多时则用极重之爆发力,着者如触电。技击中,八卦掌之掌法、肘法、 膝法、腿法和脚法等等,各有其独到之精妙,推、托、带、领、搬、扣、劈、进、穿、闪、截、拦、崩、盖、掖、撞等用法更是随机应变。一式变多式,一招变多招。听劲换劲,一劲可转多劲。八卦掌防则上中下三门紧闭,又合而不散。然,抽招换式皆护三门,此为沉肩坠肘、合膝掩裆之妙用。攻则就其虚门而以根力相击,却极少用梢节抽、扫、打、捶等僵力。恰到好处地把松柔空运用到攻防之中,更见其功之妙。身若游龙,掌若轮行,拧旋走转中避实就虚,使对手全无所措。当你的八卦掌功夫练至精妙处,与他人交手,触之如绵,粘之若胶,化如烟消,令对手如坠五里雾中,无处下手,无法出手。而我则随势出击,击如炸雷,着者倒地。
先天八卦的八个卦象,于运动中变化出后天八卦掌之六十四掌法,三百八十四手法。为后天八卦掌于技法的广泛应用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在此仅举“化”法一例说明之。八卦掌的化法有吸化、柔化、滑化、进化、退化、顺化、逆化、转化和击化等等。只有熟练掌握化法于心于意,伸手能化,举步就化,运用纯熟,才能转化为打,才能借力打力,才能借他人之力,捆他人之身,才能做到后发制人,才能战而致胜。
地板
306138082 发表于 2018-8-4 13:34:13 | 只看该作者
精彩文章!谢谢分享!
5#
ttyjd 发表于 2018-8-10 11:41:12 | 只看该作者
八卦掌以走为妙。那么,它首先离不开走,而转掌功就是练它特有的步法—圆形步:左掰右扣、旋转应敌。走圈时所常练的几种掌式,也是八卦掌最基本的掌式之一。长期练转掌式,就能练出全身的整劲儿,练出双手在行走中的发力,走中有打。单纯练套路虽然也能练功夫,但绝不能代替走圈之功。因为,走圈功才是八卦掌所具有的特点。即使仅从增加功力的角度说,走圈功以若干单一的式子进行强化训练,能使功夫上得更快。不管八卦掌有多少功法特点,通过练走圈转掌之功都可以达到。
八卦掌不是单纯练手法,练得是身法,手的变化也是身法的变化,手的劲力也是来自全身的整力。手与脚的劲力从哪儿出来?就是以腰为轴,腰练活了,力就出来了。要想把腰练活,就得先松腰胯。若想松腰胯,就得先松臂膀,沉肩坠肘,顺项溜臀。只有把肩膀及腰胯彻底松开,气血贯通了,力才能贯通四肢。前贤指出:转掌的功夫练到最后,应该练出“整圈”的功夫(胯面向前方,在圈线上不动,腰带双手转向圆心为走“半圈”; 胯如前不动,腰带双手继续向圈内、身后旋转,能够转到胸部中线面向身后圈线时为“整圈”)。练出了“整圈”,说明腰胯已经基本松开,运动自如。到那时,肢体的劲力一定非常饱满。
八卦掌练的是全身骨节松开,节节贯通,四肢在全身整体协调之下发挥着各自独立作用的一种整体力。练功的目的是要将身体四肢组成一个有序的整体,组成一个听从指挥的“交响乐团”。它练的不是肢体各个部分的独奏,奏响的是全身和谐的共鸣。这些道理,形意、八卦、太极都一样,但八卦掌的特点是走中打,斜行转,因此必须练走圈。在长期的走圈转掌训练中,按上述要求所应达到的功力都能够练出来。比如你想出“滚钻争裹”之力,如果你的肩松不开,手臂就送不出去,“夺力”(臂膀送出而不往回缩的力)就练不出来,这样臂膀不活如何出“滚钻”之力?即使想在平时的套路演练中去培养,也不如走圈转掌的专门功夫来得更快。如臂膀未松到家,其“滚钻”之力毕竟有限,两臂不活,缺少变化,速度也慢。只有多练走圈功才能早日做到松肩坠肘,松腰松胯,气沉丹田。而仅仅去习练套路,效果没有这么明显。“争裹”之力也如此。争与裹不仅指双手之争裹,身体也要有争裹之力,练走圈就是为了练出“合抱力”、“整体力”,这其中就包含着身体的“争裹”。顶头悬与五趾抓地就是“争”,合肘掩心出抱力就是“裹”,“争”与“裹”出来了,“旋”也就在其中。此即为八卦掌“争、裹、旋”之特点。走圈转掌如果能练出较高的功夫,运动中可达到:腰无时不旋,手与脚无时不合,双臂在自然松长状态中出螺旋之力,双腿无时不与身、手和谐,头无时不与天“说着话”,两脚之掌心左右交替与地摩擦........这样,头悬于天而脚扎于地,身体之八卦处处归位,全身运动起来就成为一个整劲。
再拿“顺、逆、和、化”来说,顺者,手足要顺其自然往前伸,伸至何处?意境上要无限远,手扣至“天门”,形体上要肩、肘、腕、指,节节抻开,意念送出时让两臂之“夺力”出来。此时两臂的“筋脉”必有一个往回拽的劲儿,不让膀子出去,这是人们后天长期生活造成的,要想返回先天之和谐,就得通过练功把筋脉一点一点地全松开,这需要的是功夫。逆者,气力往回缩,此乃相对于顺而言,为一收一送。若两膀与腰胯松不开,气血脉络如何通畅?气力又如何往回缩?和者,气力中正。化者,力归丹田,返于真阳。此两者更要求功夫到家。如此说,不转圈如何出这些功夫?光练套路、式子就没有练走圈出的功夫快。
下面转抄一下关于转掌的“歌诀”(摘自笔者的两位师爷王文魁、刘兴汉所传的拳法资料):
八卦转掌妙无边,行如推磨走当先(注:推磨有两种涵义:一是自己在推磨;二是自己的身体也是个磨盘);步法要稳圈要圆,上下与中分三盘;三盘旋转气为宗,全身环节要放松;心情意境内子精,内外轴承法自灵;先由有象求无象,大小小大是真空;转掌就是八卦阵,阴阳变化在其中;软硬兼施明暗劲,刚柔相济是真空;手脚相随腰之功,全身一致整体形;怀抱琵琶合前胸,前手外摆似拧绳;后手相随眼平看,上下两手合力撑;紧背空胸头艮正,溜臀腰直胯要松;缩肾提肛丹田气,掩裆曲膝鸡步行;起平落扣足含空,曲腿淌泥在水中;进退抽撤连环步,摆扣旋转似旋风。
(请大家再参考“八卦掌三十六歌诀”。)
走圈时,行步如淌泥,全身不滞不散,不迟不断,腰似车轴,气如行云。换式如高山流水,连绵不断;两脚要虚实分明,左右互移。抽身换形,翻若惊鸿;随机应变,奥妙无穷。初练时先走大圈,上身拧转不要过大,否则腰不活,硬往里拧,走转不稳,心火上升,内气不调,五脏受损。初练时走转要慢,由慢到快(可以早练慢,晚练快—顺其自然),不可操之过急。呼吸任其自然,气自然往下沉,意念上有松沉的意境就行了,日久气沉“涌泉”,乃至地心。走圈转掌之法,实际上是一种行动中的“桩法”—走桩功。
初练时走的圈要大一些,会走大圈的人也会走小圈,一般以寻常人走路的步距12步一圈为宜。有了一定功夫之后,可以走大圈也可以走小圈。随着功夫日益渐长,步子越长身架就越低。八卦掌所需要的整劲,所需要的独特功夫,通过走圈都可以练出来。八卦掌练的是协调,走圈就能使全身协调一致;八卦掌左旋右转,以斜打正,处处走圆,走圈功就能练出圆形步法,步随身换。
6#
故事已忘 发表于 2018-8-16 01:59:25 | 只看该作者
八卦掌转圈说白了就是农民啦板车过桥的状态!
7#
mgld120 发表于 2018-8-17 09:38:11 | 只看该作者
二、拧旋走转遵循自然运动之法则,充分体现“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变化规律。
古人认为,万物莫非气,气就是阴阳,阴阳就是气。《庄子?天下》说:“易以道阴阳。”则“一阴一阳之谓道”。应该说,《易经》中的所谓神、道、易,名虽不同,其实指一物,都是阴阳。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说“阴阳不测之谓神”,说“阴阳生生之谓易”,实是指阴阳之气。一阴一阳是气的转换之道,阴阳不测是气的妙用之理,阴阳生生是气的不断产生之规律。世间万物莫不有阴阳两面,也可以说成是幽明两面或昼夜两面,引申开来则为刚柔、进退、大小、长短、方圆等等。拧旋走转就包含一阴一阳运动、发展、变化之道。
说“一阴一阳”与说“阴阳”有所不同,说“一阴一 阳”指的是气的动态,是气之流动。人在先大八卦图上拧旋走转,阴阳之气在周身流动,时而阴,时而阳。阳而阴,阴而阳。说“阴阳”,指的是气的静态,指的是事物分为阴阳两个方面,如昼夜、寒暑、阴晴、动静、上下、前后、左右等等,就像人在先天八卦图上拉开架势,但没有走转,都是一个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不是道,也不能称其为道,只有说“一阴一阳”才是道,因为“一阴一阳”运动、发展、变化的那个规律就是“道”。说“阴阳”,不过是说事物总是分为阴阳两个方面,没有事物运动、发展、变化。而说“一阴一阳”,则是说事物总是处在运动、发展、变化状态之中,而事物运动、发展、变化,必然按着一定规律进行,“一阴一阳”就是这个规律。“一阴一阳”的变化规律是阴转为阳,阳转为阴;阴又转为阳,阳又转为阴。阴阳交迭着运动之下,人的形体动作方能变化出新内容。“一阴一阳”运动、发展、变化的规律就是“道”。“道”是自然的。
“一阴一阳之谓道”,这“道”只有一个,存在于天地及天地之间万事万物之中,它无处不在,也无所不包。“道”是无为、自然的,自然之“道”永远存在。所以,拧旋走转必须顺其自然、合乎自然、自然而然的求之,而不能呆板着身子僵硬着“走”。否则只能算是锻炼身体,而永远求不出“道”的内涵。
拧旋走转遵循自然运动、发展、变化之法则,充分体现“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变化之道。在体内阴阳交替运动,阴变阳,阳变阴,阴又变阳,阳又变阴,循环往复无间断。拧身时与前行之脚形成相反之矛盾劲,为阳为刚;旋身时与前行之脚又形成共同朝向圆心旋转的一个劲,为阴为柔。拧旋走转中,阴阳运动、发展、变化的根源在于步法上的摆与扣,在于身法上的拧与旋,在于掌法上的刚与柔,在于步法上的虚与实,在于下动而上静,在于拧旋之中的进与退,在于刚柔之转换,在于拧中之“转”和旋中之“转”;在于拧转之“走”和旋转之“走”,在于乾卦天之覆盖力,在于坤卦地之承载力,在于离卦心火之下降,在于坎卦肾水之上升等等。总结而言,上述种种变化,就是阴阳、刚柔、动静和虚实在拧旋走转中的内涵与变化。有的八卦掌人舍弃在先天八卦图上拧旋走转,而在后天八卦图上练套路,岂不是舍近求远?应该知道,无先天八卦,就无后天八卦;无后天八卦,则先天八卦不成全,先天八卦是后天的根,后天八卦是先天的彰显。所以,只有在先天八卦图上拧旋走转,且经年累月从不间断,让四肢八卦同身体八卦合于一身,把阴阳、刚柔、动静、虚实十分娴熟的运用于拧旋走转之中,没有先天八卦的变化,就没有后天八卦掌的六十四掌法,就没有三百八十四手法。只有在先天八卦图上拧旋走转,才能分晓变卦知阴阳,成就八卦掌之神功。
乾坤为天地,在先天八卦图上是正南正北,为阳为阴,天地生万物。乾坤两卦既是生万物的天地,同时又是天地生万物之中一个独立存在的环节。《周易?系辞传上》说:“乾坤其《易》之蕴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这段话是对《周易》64卦结构所作出的最全面,最精确的阐释。这就是说,后天八卦掌64掌法和384手法的全部功理功法及技法,都蕴含在先天八卦之乾坤两卦之中。后天64掌法是先天乾坤作为天地所产生的万物,以及64掌法作为天地生万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若干掌法和各个手法之间的递嬗规律。这说明64掌法的形成是由先天八卦之乾坤两卦的变卦而发展成就的。由此可见,先天八卦之乾坤两卦,既是后天64掌法中的功理、功法、掌法之理,又是64掌法变化的根本,因为它们代表着纯阴和纯阳,也就是“一阴一阳”。
坎离为水为火,为阴为阳,在先天八卦图上是正西正东。64卦的第63卦为“既济”卦,就是水火既济之卦,第64卦为“未济”卦,就是水火未济之卦。从既济到未济,这中间又发生了很大变化。《系辞传上》说:“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其中,“乾坤毁则无以见《易》”,说的是既济之卦,“《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说的是“未济”之卦。64掌法作为一个发展过程来看,可以看到,开始时,乾纯阳,坤纯阴,最不平衡。可当发展到“既济”之卦时,已达到平衡。乾坤之变化和发展,本来由于阴阳不平衡,一旦达到平衡,这就等于乾坤毁了。“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意思是说,矛盾既以解决,就再也看不到变化和发展了。“《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这个“几乎息”三个字很有讲究。“几乎息”,实际上没有息,只是好似息了。拧旋走转并没有止息。“几乎息”是指水火既济卦,这是拧旋走转要达到的结果。又说没有息,是指“未济”卦,是说拧旋走转达到阴阳平衡,就又会产生新的不平衡。《序卦传》说:“物不可穷,故受之以未济焉。”正说明“未济” 没有息,“一阴一阳”仍在继续相互转化,拧旋走转中,拧为阳,旋为阴,摆为阳,扣为阴,仍在无间断的运动、发展、变化。在后天八卦64掌法结构中,“既济”卦与“未济”卦处于两个环节,而“既济”卦说几乎息,而“未济”卦却说没有息,这是说先天八卦从乾坤开始,到后天八卦的“既济”和“未济”,只是在功理、功法、技法上完成了一个大的发展阶段,功夫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拧旋走转变化、发展并没有终止,“一阴一阳”环而无端的仍在继续相互转化。这就是说,“既济”卦与“未济”卦仍在不断相互产生和发展,没有终止,而且也不可能终止,因为时间是无限的,空间也是无限的,变化发展更是无限的,拧旋走转运动、发展、变化的量变和质变永远不可能停止。
拧旋走转中,如右脚向前摆步,则身体向右后拧去,身左侧为阳而右侧为阴。左脚向前扣步,则身体仍向右后旋去,此时身体右侧为阳而左侧为阴。拧与旋没有止息,阴阳、刚柔变化就永远不能停止。练功中,要摆扣分明,拧旋有度,阴阳得法,刚柔到掌。要 “走”出不练劲而劲自生的功夫。还须懂得阳日如何练刚,阴日如何练柔等等。阴阳之变化如同昼夜之运动,永远不可能只有昼而没有夜,也不可能只有夜而没有昼。摆扣之步法,和拧旋之身法,就是八卦掌“一阴一阳”正确、有效、极易上身的运动。拧旋走转是“一阴一阳”在人体内最好的运动、发展和变化之规律。
8#
lesst 发表于 2018-8-18 15:12:04 | 只看该作者
八卦走转为什么效果好

今天讲解一下八卦走转为什么效果好。
八卦走转是我们重点传播的一个内容。
八卦走转的历史比较久远,传说最早来源于道家,在道家被称为「混元一气圈」,这是从功用是来分析的;在本体上,则称为「转天尊」。
后来,董海川传授的八卦掌,基本功就是八卦走转,简称走圈。
董海川的徒弟程廷华,就练一个走圈,练出了天下无敌的功夫。所以,请不要小看八卦走转简单。
我们这个八卦走转,是铁恩方老师,经过七八十年八卦掌的习练,到了85岁的时候,把八卦掌的动作、招法去掉,抽出核心的内容而形成的。
八卦走转的动作姿势就一个,但内涵丰富,讲究「其一、万法毕」,把八卦走转一个方法学到了,收获是多方面的。
经十多年的传授,目前,国内外已有数千人习练了八卦走转,我们总结一下,发现八卦走转给人带来效益全面。
第一,祛病效益明显。从学员的回馈信息来看,八卦走转对一些慢性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像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心脑血管,前列腺,类风湿,脂肪肝,便秘,胃病等等,如果能长时间坚持习练,大多数这样的疾病会痊愈,并且好得特别快。比如心肌梗塞,发现症状以后,下功夫练这个走圈(八卦走转),很快身体就会获得改善,甚至根本就不用做搭桥手术。像糖尿病患者,也有所有指标恢复正常的,已有三个这样的病例了。一共就接触了这么三个糖尿病患者,效果全出来了。现在某些医生罹患胆结石后,治不好,但我们有个学员经过一年半的练习,某一天肝胆位置疼,结果胆结石排出来了,她不相信,去四个不同的医院拍片子,结果证明,胆结石确实没有了。有一个广东省政府的一个官员夫人,到我们这里学练太极拳,却学不了,为什么?腰间盘突出。我说腰间盘突出没问题,你就练八卦走转吧。四个月后,这个官员打电话告诉我,腰间盘突出好了。
第二,纠偏作用好。某些练气功、练武术的,出现了某种偏差,比如中宫闯黄——所谓的走火入魔;练武术练得胸闷或遍体鳞伤。练八卦走转,可以把这些偏差纠正过来。有一个从特种部队过来的学员,由于练硬气功,劈砖、抗击打、结果气机偏了,在身体里面乱串,怎么也调理不好,转业后专门去学中医,也治不好,到我们这里,练了两个月,气机就顺过来了。还有一个安徽省武术队的,叫小包,她练武术练得胸闷,来我们这里学习。一开始还说:「蓝老师,您能否教一点能让人流汗的功夫。」我说:「我们这没有流汗的功夫,是自然而然,轻松自然地长功夫。」为什么呢?中医讲,汗同血,汗与血同源,如果汗流的多,血也会少的。我就说:「不需要流很多的汗,就这么走就行了」。她走了一个月,没什么大的变化,因为是年轻人嘛,身体还好,才26岁。结果到了第二个月,有一天走着走着,她感觉胸部空荡荡的,空了以后,豁然发现,练武术时形成胸闷状况,解决了。还有一个散打运动员,身体有很多地方有伤,他不是面授,只是参加「八卦走转与中华文化」函授,练了三个月后,打电话过来,告知以前的内伤都好了,甚至淤血的地方都自化开了。所以说,八卦走转能纠偏。
第三,可以推迟衰老。有一位老人家,到我们这来练得时候,眼球是浑浊的,脉搏每分钟跳46下,医院甚至下过病危通知,说他衰老得不行了。到这来学练,一开始只能练5分钟,然后休息15分钟,体力非常差。结果经过一年半的练习,第一,身上所有的病都痊愈了;第二,眼神变得非常清澈——浑浊的眼神练成了清澈的眼神,有点返老还童了,他原来头发是白髪,现在已有一大半变黑了。还有一位女士,60岁开始练,她练得很不认真,边走八卦走转边聊天,练了四年之后,原先已经懈怠、疲沓的肌肤,变得非常有弹性。走路,年轻小伙子都在后面追她,好像她的青春又恢复了一样。
第四,减肥效果显著。在我们传播八卦走转的过程中,还创造了很多减肥纤体的奇迹。香港有个歌唱家,有一年专门跑到我们这里学练八卦走转,她特别胖,来了以后,我说我这很多东西可以学练,内容很丰富,但如果想学我的东西,你先问一下自己,学练的目的是什么?她说想减肥。我说好,就教你这个,因为你的目的是减肥。她就开始练八卦走转,每天练五六个小时,一个月下来,体重减了25公斤,这是因为她特别胖,所以减肥效果显得特别明显。回到香港,继续走转,又减肥20多公斤。她来电话告诉我,说以前在香港坐电柜公交车(所谓的有轨电车),心理总害怕,因为太胖,挤不上去,现在则变得特别灵敏了,一下子就上去了。所以,我们说,八卦走转减肥效果显著。
第五,提高思维敏捷度。这方面,有很多实例。比如,想问题想不明白,或有些老人家出现老年痴呆症征兆时,最好能赶快练一练八卦走转,因为八卦走转,可预防老年痴呆症,舒缓罹患老年痴呆症的进展。还有的人,有问题想不明白,可边练八卦走转边想问题,走一小时,想一小时,这相当于行走中的思维修,也许,走着走着,问题就会一下子想明白,豁然开朗、豁然贯通。
第六,可作为太极拳的基本功。八卦走转不仅仅是祛病延年,推迟衰老,提高记忆力的方法,还是武学的基本功。练八卦走转,可练出武功所要求的间架结构。练八卦走转时,要求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这样,就会形成很好的功夫修为。这个间架结构,不单单会使得内气不耗散,而且,内外之气,还会自然往中间聚,「气聚身沉抱」,气是往中间聚的,而且是向下沉的,不是上浮的。练它之后,能把身体的敏感度练出来,如果深入练下去,还可以把身体的通透度强化起来。武术和太极拳,最讲究的就是通透度,或者叫身体的流动量,就是气血的流通非常好,所以说,八卦走转能把人的这个方面的能力强化起来。此外,八卦走转还有利于松腰,能帮助练功夫者、练太极拳者,把腰松开。腰是人体的主宰,躯体的主宰,腰松开了之后,上下气能通达无碍。八卦走转还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人体的心脏好像一个泵,血从心脏出来,到脚上,到脚上之后,必须有压力才能往回返,返到头里边、回到心脏。走转时,脚的一起一落,就好像给躯体打气一样,提供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很多人原来是脑血管疾病的人,为什么能好呢?就是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作用,这样叫「气血流通,百病不生」。如果想百病不生,一定要促进气血流通量上入手。此外,人体的脚部有身体全部反射区。走一小时八卦走转,相当于给自己按摩一小时,给足底反射区按摩一小时,而且,按摩一点都没有外界横加过来的损伤,是纯自然、纯绿色、无污染的。有一位27岁的女孩,整个脚底特别硬,身体总不舒服,因为脚掌硬阻碍了血液循环。她练了一个半月的八卦走转,脚脱了一层皮,整个脚变得特别细腻,身体一下子舒服了许多。这是从脚上的改变而产生生理生活以及心理的改变,她以前总做足底按摩,都出现这个效果。
第七,变人体「上实下虚」为人体「下实上虚」。现代人一般都下半身气的流通的不好,上半身则过于气血流通了——忙碌、思考、精神紧张,气血在上半身停留得比较多。但如果人想获得真正的健康,则应该上半身虚灵,下半身充实才好。人的生命之根在哪?人的生命之根在头顶。植物的根在脚,植物的根扎到地上,所以植物智慧的程度最低。一般动物的根在头,但动物的头,多在前面,所以动物的智慧程度比植物高了很多。唯独人的生命之根在头,气机要达到变化,人要头顶蓝天,和虚空融合到一起,所以,人是最有智慧的。那么,在走转的过程中,要求头尽量往上领,就是把这个根立好。下面呢,腿是往下沉的,这样上下可形成对拉拔长。特别奇怪的是,虽然是在走路,上半身一点不动,但血液能走到头部去,能把人的智慧开了,因此,在八卦走转的歌诀中,有一句「明心见性智慧融」——最重要的,是开发智慧,这是它最核心效益。此外,一般人上半身的气都浮着,不容易沉不下来——不容易做到气沉丹田,所以,很多人中年之后,爱生气,外界的一点刺激,气就会一下腾起来。为什么呢?是因为的气是往上浮的。通过练习八卦走转,气可以很好的沉到下丹田,沉到大地去,交给大地。这时候,外界的刺激,和体内上扬的火气,可实现应物不接,不融合的,这样,心气就能沉下去,转化开。日久天长的练八卦走转,慢慢的,情绪就会趋向于平和。情绪平和之后,气机就会非常和谐。有一位老人家,每月吃保健品一千多块钱,练了八卦走转三个月后,保健品就不吃了,她说能感觉到心沉下来了。以前遇到事,一紧张,就把心都提到嗓子眼去了。遇到事不把心揪到嗓子眼,就是心能沉到肚子里——下丹田的表现,这是古人说法。她说以前总和她女儿吵架,一吵架就发火,可是练八卦走转之后,有一次她女儿又和她吵架,但火气,一点没起来,感觉身体内的火气没有了。这是通过八卦走转的调节,阴阳很好的实现平衡的外显,因此,才能产生这样的改变。
为什么八卦走转这么简单的动作,会有这么大的效益呢?
八卦走转效果好的最重要原因,就是有道统的传承,她来自历代老前辈,数百年经验的积累。
八卦掌在大陆,尤其是北京南城,流传了近三百年,已传到第七代、第八代了。在这个传承过程中,每一代的八卦掌前辈,都用自己生命活动的实践来充实它,丰富它,提炼它。最后提炼出一个大道至简的方法,化繁琐为简易,化招数为无招数,化有为为无为,化有力无不用,化武功为养生。经过很多人的传承,尤其是铁恩方老师,他是八卦掌第五代传人,13岁练八卦掌,练到85岁的时候,把它单独提出来,形成了八卦走转——就一个动作姿势,然而,心法则有很多。铁老反复强调,要好好练八卦走转,久转功自成。但又出现了一个问题,由于八卦走转特别简单,往往人们不重视它——走转是易行难信之法;然而,铁老的实践,则证明这个方法很不简单,铁老练这个八卦走转,一生没有病,五脏六腑到过世的时候,也没有什么病变——就是气弱了、体衰了。
也就是说,八卦走转,在数百年时间长河的积淀下,已经有成百上千人的实践——解决了科学界所言的科学实验重复性的问题。因此,我们说,八卦走转有科学依据。
此外,在八卦传承的过程中,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好的效果呢?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古人云:人体要有四大,四大要皆空。四大皆空了以后干什么呢?空空荡荡、不受束缚。
实际上,人衰老是从腿上先衰老,所以如果想养生,一定要从腿上开始练,这样才能有很好的推迟衰老的效果。四大首先是地大。地大,古人指的是身体,身体起支撑作用,地大中最重要的是两腿,八卦走转一开始练得就是两腿。此外它又不仅仅是两腿,因为两臂还要环抱,两臂的环保抱也有支撑作用。在走的过程中,姿势一成不变,保持一个姿势不变,但是,这个圈又是无限循环的转动。八卦走转,之所以能取得好的效果,就在于它无限循环,无限重复,重复才是成功之母。身体里边的气是风,意识活动是火,流通的血液是水。八卦走转走到一定程度,这些都等得到锻炼,而且,要走到忘记再走,这就是功夫修为的四大皆空。
功夫界有很多姿势,任何一个姿势,好好练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人自身喜新厌旧的习惯势力,学功夫的时候,往往喜欢这个姿势变成那个姿势,那个姿势又变成另一个姿势,还没有在身体里面有序化,结果姿势又变了。
为什么八卦走转每次最少要达到半小时,最好能达到1小时呢?就是在1小时,能要走上几十圈,几百圈。
最早练这个功夫的时候,到了拳场了,老师说:「你来了,走圈吧。」走多长时间呢?最少要走俩小时。走的时候,老师不管你了,老师练自己的东西,那么,学生就要走俩小时。走完了之后——到了两个小时了。老师说累不累啊,不累,再增加一小时。学生就得走三小时。如果老师说,再加一小时,那么,学生一早上就要走4个小时。4个小时后,身体的变化就非常大。
不过,对于初学者,不建议一开始就走4个小时,特别是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
走一小时、两小时就可以了。甚至走30分钟、10分钟都可以。开始阶段,时间不要太长,要随着体力的增加而增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5

帖子2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