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少林大枪大破建州重甲骑兵

[复制链接]
1699 0
反魂蝶 发表于 2017-2-3 03:28:55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河南少林大枪大破建州重甲骑兵
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俺终于查到明代白蜡木大枪的资料了,在明代武学名家程冲斗的《程氏心法三种》中明确记载了河南大枪击河南大枪的用法,其中河南大枪的用材之一就是白蜡杆,秦良玉训练白杆军用的很有可能就是河南大枪。

河南枪与别方不同,所用木杆,体长而重,非得巧妙,莫能运动。而制胜之方,其要亦唯以中平为主。虽有掤拿勾提等法,深思临阵便捷,可望常胜者,无过大封大劈为最上。何也?曾询临敌者云:斗杀之际,人心慌乱,惟以其枪击地而已。此非平日演习之过,乃慌乱之际,常情故如是耳。今大封大劈,有类于击地之常情,而借地之势,反易于起剳,且剳人有力,是便于吃枪还枪也,故曰最上。封劈之后,如敌人剳我圈里,我即拿封至地,枪头颠起,借力一枪剳去,敌人格开,复又剳来,我又照前剳去,圈外皆同,无暇别着,故曰最急。”一段正点出秦良玉大军屡克后金重甲精骑的原因,当白杆步军与铁骑交锋是,如建虏以长矛刺来,白杆兵用沉重而长白蜡杆长矛拿封敌人长矛至地,就势借力自家枪头颠起,一枪扎去,因白杆长枪沉重有力,哪怕对方是重甲,也很可能被扎穿,我想这就是白杆军克建虏骑兵的原因了
河南大枪是少林六合大枪,而不是心意六合枪,程宗猷在此篇中所教之八母枪是明代军队普遍教授的武艺,戚继光教授戚家军的武艺中就有八母枪,只是程宗猷所演示的是用河南大枪使用八母枪,河南大枪杆长沉重,枪杆韧劲强,利用这个特点是八母枪发挥出了破重甲骑兵的功效。戚家军所用也是八母枪,但枪杆是用较细的毛竹制成,重量较轻,韧性稍差,但出枪迅捷,有“不动如山,发如雷霆”之说,在鸳鸯阵的掩护下刺敌人的喉面防护薄弱的要害,但正面破甲力差。秦良玉选用白蜡杆用河南大枪,能正面破甲。当然因为河南大枪长而粗重,训练上可能要飞的功夫多些,我想这也就是白杆兵在三十年的征战后失败的原因——战争中老兵消耗太大,新兵训练不足

枪确实是一种厉害的武器,因为它走的是直线啊。所以速度极快,学过物理的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最近。而且,枪不仅能刺,还能扎,磕,格,挑;更能象使唤棍一样,猛砸狂扫,狠抡疾拍。所以,历史上的名将,使唤大枪出名的很多;如三国时的赵云,马超,唐之秦琼,宋之杨延昭,狄青,岳飞,杨再兴,明朝常遇春,杜松。。。。
我国古代,自春秋后,士兵常规长兵器,从铜钺,铜戈,到戢,再到隋唐的长朔,其后,自唐晚期和五代,十国,两宋,元,明清,军队里长兵器一直是矛和枪的主宰。历史告诉我们,先进的生产工具总是代替落后的生产工具。矛和枪以其轻,快,利的优势,逐渐淘汰了笨,重的戈,朔,戟钺。在战场上,快一秒和慢一秒之间生死立见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3

帖子11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