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个梅花拳弟子入门须知、准则、程序及传承模式的门规合集

[复制链接]
1533 6
先天金法-法忠 发表于 2017-4-21 10:33:48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梅花拳弟子拜师入门须知、准则、程序及传承模式

梅花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经考证梅花拳的文武功法源于西周穆王时期,历朝历代都成为皇家的镇国之宝。至明末清初时期经邹祖将文武功法系统整理完善后命名为“梅花拳”公著于世,同时给门人立下了系列的门规戒律,规范了弟子们的行为准则。尤其对弟子入门有一个严格的要求和规范的程序,并有原则性的标准。科学、健康、有序的传承模式,使几千年古老的梅花拳文化薪火不断,经久不衰,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

一、梅花拳弟子入门须知及准则:
梅花拳是僧门教派,武林中四大门派中为昆仑派系,包容儒、释、道三教精华。有文场、武场之分,习文练武是梅花拳弟子的必修课,武场主要以习练梅花拳武功为主。文场主要以习练文法为主,最终达到德艺双馨、文武双修的境界。弟子入门习文练武必须遵守“入门规矩十二条”和“五要、五戒”,通过武练阶段后,有文场老师通过入门核准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梅花拳弟子。

(一)、梅花拳拳训:
从来有文事不可弗武艺备文武相传以来已久如今人多不知武艺为重关系到身家性命上边岂不知武艺为防身之宝家值万贯身值万金武艺亦值万贯何等重要何等重大小则防一身一家外可护邻乡里虽然如此武艺当传正人防身不可枉传匪人故未传之先必要举香发誓为戒又恐无品格之徒后来持艺妄为故立下:祖父名望师傅长教始知上不敢犯天戒、下不敢犯地戒、中不敢犯君戒、内不敢犯亲戒 、外不敢犯师戒,始知守规矩安本分自不敢行奸作恶、 伤天害理、放胆妄为,又要讲明三纲五常大礼、君臣父子分明 ,朝廷之法度三教之规戒 ,始知遵大爱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事要合天理,出言须顺人情,不可行凶放荡, 不可仗强压弱,又恐五品人伦难明易昧,故将针线系之上,分为青、黄、赤、黑、白取像于五伦,非取刚柔相之意, 盖此理在天为金木水火土,属五行之正色,在人为仁、义、 礼 、智、信又属五伦之光华,知之触目惊心,念念不忘,见白则思君臣当有义, 见青则思父子当有亲,见黑即思长幼当有序,见赤即思夫妇当有别,见黄即思朋友当有信。
祖师用意周传 ,千思万虑 ,为人立心正直 ,行事端方, 不奸不矫 ,不嫉不妒 ,遵守法界,遵大爱小和睦乡邻内而防身, 外而护众,倘若不守规矩,不安本分,伤天害理,不行正道,放胆为非,重打四十棍逐出,永不许师长教传 。
戒之戒之 勉之勉之
    邹文聚      
皇清康熙伍拾肆年陆月初玖日

(二)、入门规矩十二条:
1、凡立教之始,务要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道,异日可以入则事其父兄,出则事其长上,不愧有勇知方之士。

2、凡入教之时,务要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讲习武艺,所以保身体:好勇斗狠,所以危急父母,切宜熟记。

3、凡习武务要知拳脚为枪棍之母,不活拳脚,则枪棍不获臻其妙,徒尚拳脚,则遇敌不克取其胜,二者兼之,方得其趣。

4、凡学技之士,务要知安详恭敬。虽曰手舞足蹈,似于文人不同。而其神化莫测,非粗心浮气者所能入也。昔宋将岳武穆上马如无敌天神,下马如有道贤人。

5、凡入拳堂时,务要沉细,不可喧哗,方可知进退之中有妙着,趋避之内有利害。万不可视拳脚如戏场。则学习才有进益。

6、凡出拳堂时。务要如见大敌,不可轻忽。当思何法可以破他,何着得以胜他。久久习之,可以登堂入室。

7、凡见师面,即便站起,不可视若路人。每见庸师俗弟之辈,并肩而行,同凳而坐,全无师、徒之分,绝无尊敬之意。一则师艺浅,一则徒心傲,所以徒有习武之名而全无真艺之用也。

8、凡师徒授受之际,弟子却不听。俗人日:不打师傅不得妙着。每有乘师无备,偷刺暗打,是最轻狂可恶。窃思奇着妙法,孰有圮上老人必待子房三进礼而后授。盖奇着妙法,何师无之,皆因弟子轻薄不知尊师重道(不可大受),故秘而弗传,况奇着妙法,俱是杀敌之毒手段,倘若轻施,弟必受伤,定要缓缓传授,慢慢讲说,始堪有得。自古学武难,传武更难,因材而教,文武皆然,岂可躐等也哉!


9、凡入教习武之士,视其身之强弱、人之雅俗,如讲道书生只可缓受其进退之法、闪磕之术,步骑身势而已,断不宜拳打脚踢,与门浑者一样看也。
10、凡拜师,于每月朔望日期,只行二拜礼,不必同君亲之礼,何也,礼有隆杀,过犹不及,方免足恭之讥。切记,切记。
11、凡教习武之士,当尊孔子有教无类,不然,仲弓不得列德行之科,互乡克有见圣之童,务使其改过自新,正见人才难得故耳。
12、凡传教之师,断不可重利轻艺,苟授匪人,败名丧德,明有王法,暗有鬼神,可轻泄哉!孔子曰:我待价者也。价非千两银万两金,是待有尊德之君、重道之主,卑礼厚聘,方可出而仕也。如千银万金,视若涕唾,岂足以动至圣之心,教者当如是耳。

(三)、 梅花拳之五要:
(一)要遵君守法,严守本分;
(二)要扶贫助弱,御除强霸;
(三)要团结民众,和睦乡邻;
(四)要尊师爱徒,扶老携幼;
(五)要兄友弟恭,谦虚忍让。
(四)、梅花拳五戒:
(一)不许打拳卖艺,招摇撞骗;
(二)不许保镖护院,仗艺欺人;
(三)不许艺传匪人,结伙抢劫;
(四)不许强男霸女,为非作歹;
(五)不许滋事生非,扰乱乡里。

(五)、梅花拳弟子准则
敬天赐甘露生万物;敬地长五谷养黎民;敬君治国安天下;
敬父母养育长成人;敬师长教诲成才器;永世不忘五大恩;
弘扬传承梅花拳术;严承祖技一丝不苟;精传徒艺言行并举;
千秋万代永世流传;遵三纲外修品貌内有爱民之心,内除私欲外有仁义道德;循五常讲心德天理良心,讲礼让讲品行男良女节廉耻长存,
**不犯以正为本要明白性理、天道;去浊留清明智养性,作人要真诚实在,沿五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父教子以仁慈、子事父母(叔伯)以孝;夫妇如宾朋、夫修身妻立命;兄爱弟敬、兄忍弟宽; 朋友当有信、袭八德;知孝悌忠信之大、礼义廉耻之节;且记不许贪财爱宝、嫌贫爱富、图财受礼、贪赃枉法;作到不愧天不愧地、身不欺人;纸不包火众目睽睽、难逃法网;如果放胆妄为、为匪作歹、欺压良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贪财害命天地无私,法戒不容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必遭天谴,难逃报应逐出门外,永不许师长教传。
戒之戒之! 勉之勉之!

二、入门要求标准及程序:
梅花拳不仅是一个武术门派,并有一个完整、严谨的管理体系,科学、健康、有序的传承方法。
1、弟子在梅花拳文武场,通过一段时间学习锻炼,老师们对其有较好的评价【人品、道德、修养、礼节、处事等方面】,确定可以入门拜师。
2、由引进师【武】和送入师【文】,根据弟子的情况引送到合适的师父门下,其师为本命师【文或武,辈分排序从此开始】。拜师之时有文师在梅花拳驾前焚香,弟子在驾前举香鸣誓,得到祖上应允后,才可成为正式入门弟子。梅花拳进门有门里门外之说,所谓“门外”就是没有设驾,就是进了大门还没有进屋门,只练武不练文;“门内”就是在家设了驾,进了屋门,练武也练文,文武双修。
3、梅花拳为父子拳,所以,师徒年龄最低要相差一十二岁以上方可。男弟子拜男师父,女弟子拜女师父。梅花拳有文武两场,做到文武双修方为合格的梅花拳弟子。弟子无论在文武习练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习练到一定程度和响应的条件下,再拜授业师(恩师)【武】和传法师【文】。【恩师为传艺授业之师、传法师为传文理法之师】。

三、梅花拳文武传承模式:
梅花拳文武功法有着上千年的传承历史,至今传承健康有序。自邹祖命名“梅花拳”以来才有了明晰的文字记载,清晰的“百字”辈排序,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对上“门内话语”【即盘道】论“字”排辈,长幼分明,使梅花拳弟子亲如一家。
1、引进师:是入梅花拳门的启蒙师父。通常就是教武的老师,观察其习练期间的表现,是否合乎梅花拳弟子入门的要求,能不能达到梅花拳弟子的标准,及其重要【也有文场的老师】。

2、送入师:是送入梅花拳师门的老师。通常文场师父为多,在引进师的引荐下,文场老师【送入师】通过梅花拳文理的核准后方可入门,才能成为梅花拳弟子。
3、本命师:是通过引进师引荐、送入师的核准,把该弟子送到其门下,排辈列序从此开始。师父就要你了解梅花拳相关的门规戒律,学习梅花拳文武知识,培养你成为合格的梅花拳弟子,担当起为梅花拳传承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4、授业师:是在本师的悉心指导培养下,在文武功法上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寻找在梅花拳内资深的大师,传授其更深层的梅花拳艺,使弟子逐步进取和完善梅花拳的艺业。
5、传法师:是文武修为到了一定程度,经师父们的引荐、推崇和文理核定下,由其传法师求上“点礼”准许后,点礼师方可传授文法。【点礼师即传法师】

四、辈分排序及相关说明
1、未入门弟子的上辈和祖上都没有入梅花拳门,可以根据他的年龄和相关条件,由引、送师确定其师父的人选,按师父的辈分往后排序,辈分按梅花拳百字辈排列。如:师父十六辈【合字辈】,弟子即是十七辈【教字辈】。祖上是梅花拳门里人,要按与其父亲辈分相同的梅花拳门人当师父,不可差辈。
2、本命师必须是长一辈,引进师、送入师、授业师、传法师的辈分不强调是长一辈。梅花拳能者为师,只要你已正式入了梅花拳门,都可以互相授艺。所以有“梅花拳珍珠倒卷帘,徒孙能把师爷传”的传统。
3、梅花拳男、女弟子入门;通常是已婚者男拜师父,女拜师母,也就是说:“男人的师母就是其妻子的师父”。未婚男、女弟子在婚前双方都有了自己的师父,就按婚前顺序走,若双方辈分不同,以后子女入门要按男方顺序排列。
4、天下梅拳是一家,只要是梅花拳弟子就是一家人,门内弟子不准结拜弟兄,只有教下爷们和师兄弟之实。亲兄弟不可拜同一个师父,师徒之间没有区域之分。
5、梅花拳也称父子拳,并不是父传子、子传孙的概念,而是“师徒可以称父子,父子不可成师徒”,其目的就是让梅花拳传承延续,健康发展,永不失传。
6、大架、小架都是一家,只有在文场上供奉的香炉不一样,大驾为六炉,小驾为“五炉”,【现在山东、河南也有八炉,续了两炉】文理上有些不同,在武上没有质的区别,大同小异。

注:以上内容是在梅花拳传承中一直保留下来的文字资料和口传身授的传统文化,经千百年的传承,个别区域可能存在少有不同。如有不当,望门内高贤给予指正为盼!!!谢谢!!!



这是传统的东西,保留下来也很难,梅花拳传承几百年,几次的改朝换代历经沧桑,祖师爷立下“天地君亲师”之位是很高明的,随着历史的变迁,“天地君亲师”的位置是永久不会变的,当然了随着国家的发展,传统文化也唱响了主角,梅花拳的发展也随之推进,传统文化虽然有些古老,但是国家还是下大力度去挖掘、整理、传承,目的就是把古老的东西传承下去,给后代留个记忆,不忘祖宗,常忆祖训,才使梅花拳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欢迎大家讨论!谢谢!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精彩评论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chouwai 发表于 2017-4-23 02:16:54 | 只看该作者
好,受教啦
板凳
亻殅几忧 发表于 2017-5-1 06:36:26 | 只看该作者
好贴!收藏了....
地板
k72qe8988v 发表于 2017-5-4 08:48:11 | 只看该作者
是应该了解,顶一个
5#
大厦模式 发表于 2017-5-6 08:02:03 | 只看该作者
好 无论习武还是做人 都是多看看好
6#
boat2099 发表于 2017-5-10 09:45:43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梅花拳弟子,可是有资身的前辈他不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当会事,他就认他那个理
7#
维9628 发表于 2017-5-12 20:04:20 | 只看该作者
时代不同了,许多地方的梅拳弟子虽可能没完全按其要求做,有些说法也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但作为梅拳弟子,还是了解一下好!
顶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