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王芗斋先生的遗志教授站桩功——李荣玉

[复制链接]
1899 8
xia1227781 发表于 2018-3-7 06:32:38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切志倡拳学,欲复古元始


――继承王芗斋先生的遗志教授站桩功




一、站桩功的起源与兴旺




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创造站桩的历史非常悠久,无从考证。在南北朝以前就有站桩功,人们用来修身养性,锻炼身体。北魏时期印度僧人达摩东来,在河南嵩山少林寺传授筋骨锻炼法,被中国武术家接受,并结合中国的站桩,创立了一套能够锻炼筋骨的站桩功,使中国的武术上升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从此中华武术便成为集保家卫国、修身养性和锻炼身体于一身的一门伟大学术。从南北朝时代到明朝经过了千年的传承,站桩功已经非常完善、成熟和普及,成为了中华武术的基石——纲,“桩是拳之纲,纲举目张”。




中华武术的发展有三次飞越,第一次是以练力量统一了武术,中国武术家经过长期的打斗后以力量大而占先形成共识,从而改练招数为力量,练力量的手段就是练“重”,以重物的器械练习来增加力量,此阶段被中国武术家称为练“重”的年代,这是以练重的手段统一了中华武术各派,各派统一练重增力完成第一次合。而后各种练法增多,门派又层出不穷,经过长期的实践,以模仿动物特性的拳法占得先机而达到统一,这次的形式为练“轻”,练习动物特性持的是轻器械,器械轻可以反复操练,次数多,这是第二次统一。经过长期的实践,派别又层出不穷,第三次的统一就是站桩功,达摩的筋骨锻炼法。这次统一的形式就是站桩,站桩就是练空。所以中国武术有“练重不如练轻,练轻不如练空”之说。这是中国武术家经过几千年的搏斗经验总结出来的,不是某个武术家所创,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不是某个人的功劳。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个别佼佼者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主要还是中华民族无数的前辈们一代接一代经验的积累,是中国武术家集体经验的积累。




二、站桩功的衰退




清朝入关后,清朝政府认为武术就是战争的工具,开始限制武术,把武术彻底打入民间。而中国武术家们认为清朝是侵略者,也不愿意把中华武术奉献给清朝政府。从此武术家传承武术从明传改为密传,只有可靠的人,才真传站桩,没有经过考验的人只教动作,不传站桩。这样一来传站桩的人少,练动作的人多,练站桩的人少。很多武术家为了谋生,只教动作不教站桩,王芗斋先生称其为“谋生不遂者”。这样一来,练动作的人呈几何倍数上升,练桩的人呈几何倍数下降。清朝二百多年下来,武术就成为了套路,而且套路越来越多,快赶上舞蹈了。桩没人站了,即便少数人知道武术应该站桩,但也不知道怎么站,所以说中华武术的失传是清朝政府与同时代的武术家共同所为,站桩功的衰退不是因为它落后而被淘汰,而是因为它的先进才被故意掩埋的。




中华武术现在为什么出现这么多派别?这是第四次分。为什么这些派别都是在明末清初以后出现的?就是因为站桩功的衰退,没有桩了,派别就会越来越多。有桩的时候就是一派,明朝以前中华武术只有一派就是少林派,所以中华武术有一句话叫“天下的武术出少林”。




从各拳派的老拳谱中可以看出它们写的都是桩,只有会站桩的人才能写出老拳谱中的话,所以也可以证明写各拳派老拳谱的人,他们都是一派。在明朝时是一派,清朝以后改为密传,互不来往,桩功越来越少,派别就出来了。中华武术各派的统一必须还是桩,各派都会站桩了,站桩普及了,中华武术还会统一,真正的中华武术才会真正被传承下来。没有了桩的武术不是真正的中华武术,是没有生命力的,不管现在怎么炒作,宣传力度有多大,都必将被历史所淘汰。因为人类最终是要讲理的,没有桩的武术是没有道理的,怎么练也练不出道理来,没有道理的武术怎能不被人类淘汰呢?“一时的胜败在于力,千秋的胜败在于理”。




现在中华武术门派众多,各说各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理的差距越来越大,如果要查各门各派原始的记录就会发现各门派的理是一个理,都一样。这就可以证明中国武术各门派是一个祖宗(现在新创的小门派除外,太极、八卦、形意、少林都是一个理)。




形意拳博大精深,一个姬际可创不了形意拳,肯定是学来的,跟谁学的只不过他没说而已。太极拳跟形意拳一样,如此博大精深的一门学术不可能是王宗岳所创,也不可能是陈家沟所创,一万个王宗岳一万个陈家沟也创不了太极拳,肯定是学来的,只不过没说出来而已。八卦掌就连程庭华先生都不相信是董海川所创,肯定是学来的,只不过没说而已。王芗斋也不承认大成拳是自己所创,他说如果大成拳是他所创,他就劝人别学了,没有学的价值。少林拳各派同理也是如此。




这些话不是我说的,我也没有资格说这些话,这些话是谢铁夫先生,郭云深先生,程庭华先生,王芗斋先生,尚云祥先生,还有几位太极拳的巨匠(王芗斋的朋友)名字忘记了,是他们的心里话。但是他们没有公开说,公开说是我说的,如果公开的不对请大家骂我,没有他们的责任,如果历史证明这些话是对的,功劳应该是这些武术界的前辈们。




现在中国武术表面的兴旺,是因为国家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大力宣传。这是一时的力,再有力你没理,最终还是要被淘汰。有桩功的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先辈们用几千年的血汗和时间积累的,它有道理,它能使锻炼者练出道,所以最终的胜利一定属于有桩功的武术,因为它有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三、站桩功的道理




1、什么是站桩


站桩就是练一个动作,先把一个动作练会。什么叫练会,练会就是能在人体内部搭一个架子,像一个用钢铁铸成的一个架子。这个架子是永久性的全天候的,有了这个架子不管再做什么动作这个架子都存在,也就是说不管外形怎么动,里面都会有一个架子存在。肉就像衣服挂在衣服架上,也有人说像把棉捆在铁棍上,这就是站桩的成果,这就是把人练整了。前人用了几千年的时间,在战争中反复实践,摸索出了把人练成整体的一套办法,就是站桩,不能动着练,动着练不容易练整,因为肉主动,动着练,练的是肉;筋主静,静着练的是筋。练筋人才能整,筋是连接人体的。“气生于骨而连于筋,血是气之海,肉是气之囊”,这就是我们老祖宗几千年的经验总结。




先练筋,把人练整后,再练动作,也就是说再练肉,肉支持人做动作,筋连接人体各部分,才能做到一动全动,不动亦全动的状态,这就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互为。从太极与八卦的理论来说,这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补。天下万物无处不阴阳,我们中华武术在人体力学方面是对中华阴阳八卦理论的最好诠释。中华武术易经、内经、八卦理论做出了很好的证明,这是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一点诠释,这就叫“筋肉若一”。




练整,就是把人体从面积上说练全了,从体积上说练透了,把人体练全了练透了人就整了。


人从表面上看凡是凹进去的地儿都是属于心的系统,外表是凹的,里边主心;凡是凸出的地儿都属肺,表面上看是凸的,实际主的是肺;凡是肉厚的地方主的是脾,凡是露骨头的地方主的是肾,凡是关节连接处主的是筋。人体有心、肝、脾、肺、肾五大系统,内五行与外五行相表里。




凡是能练着的地都会有力,什么叫力?放松的时候有力,或者说用力的时候是松的才是我们中华武术的力,“一使力就紧,一松就无力”是西方运动的力。人体表面各关节各部位都有力了就说明人整了,得力的过程就是疼酸麻胀,全身各关节、各部位只有经过了疼酸麻胀才能得力,没有这个过程是不可能得力的,舒舒服服的得不了力。




力就像是把弹簧压到中间,既不是压到底,也不是弹簧完全放开而压到中间,继续压也可以,放开一点也可以,忽悠忽悠的,身体某处有这种感觉叫“松紧”,多处出现这种感觉而且可以互相配合,互相呼应叫“鼓荡”,一面鼓,一面荡,周身无点不弹簧,此时身体百脉处在即开即合的状态,这叫“开合”。人体百脉处在“即开即合”的状态可以排除体内垃圾,而且还可以保证邪不内侵,这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人体的开合是自然状态,但是“即开即合”是练出来的,非从站桩上得不可。站桩是使人体百脉处在“即开即合”状态不二的锻炼方法。


只有心、肝、脾、肺、肾五个系统工作正常了才能顺利的得气,由筋输送到身体各部,直到气贯四稍。气生于骨,而连于筋,血是气之海,肉是气之囊,此种运动养生之法唯我中华民族独有也。




2、筋骨锻炼在技击中的运用




中国的技击术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战争中发展起来的,古代的战争就是保家卫国,为了生存,战场上的搏斗武器就是刀、枪、剑、棍。刀是双手握的刀,剑是双手握的剑,单手握的刀剑在战场上是没有的,单手力小握不住,双手握住器械,双手在器械上的配合可以增加力度,在搏斗中实用价值高。单手握的刀剑都是花剑、花刀。




中国古代战场上的兵器如刀、枪、剑、棍,多有一个用法,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枪。枪术体现了“天人合一”,其妙不可言。


中国的枪术在两兵相接的一瞬间要做出“搬拦拿扎”四个劲儿,四个过程同时做,可一枪毙命,可谓神枪。什么叫“拦”,两兵相接首先是兵器的相接即为“拦”。拦住以后同时具有搬力,什么是“搬力”,搬力就好比我们端着一杯满满的水在移动时水不能洒,这叫搬,然后拿,什么叫拿,拿就是两枪相接即能听清对方力的方向,敌用竖力我用横力,敌横力我即竖力,这种力快,比什么都快,在横竖力之间找出敌虚点,最后是扎,一枪毙命。此种枪术必须有一个基础,就是必须具备整力,只有具备整力的人才能得到这种枪术。整体力只有经过站桩,锻炼筋骨才能获得。所以说中华武术的站桩到技击中的枪术,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道理。




兵器的运用是为了保家卫国,一招毙敌,中国武术家之间的友好切磋用的是“推手”,即“搭手”。什么是推手?推手就是用手臂来代替兵器,但要做出兵器的技术,适用于武术家之间的友好切磋。比如太极拳推手中运用的“引进落空,合即出”就是少林拳各派称的“搬拦拿扎”,形意拳称“虚即是实,实即是虚,虚实转换枢纽处,若不经历永不知”说的也是“搬拦拿扎”。前面提到形意、太极、八卦、少林各派同出一源,不是胡说,是有根据的(此次不详解)。所以说中华武术的搭手即是枪术,只有练到“枪拳合一”,明白枪拳合一的道理才算进了中华武术的门,否则即是门外汉。




形意拳创始人姬际可自称是得了岳武穆王拳谱,后经演练后创枪拳合一的拳法即形意拳。但岳飞的《九要论》写的就是枪拳合一的拳术,所以说枪拳合一的拳术并非姬际可所创。岳飞留下了《九要论》是证据,中华武术的传承靠的是口传心授,明朝以前武术家靠的是口传心授,明末清初后中国武术拳谱开始有了,而且越来越多,实践证明拳谱出的越多失传的越快。




四、站桩功的内容




1、基本桩(养生桩)是站桩功最重要的内容,基本桩主要目的是把人练整。练习基本桩首先要摆好间架,按照要求把间架摆好了,“形”就出来了,“形”对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意”就自然而然的出来了。形意拳有句话叫“意自形生”,初练者主要是练形,形对了才能出意,错误的形练不出意,意就是力。什么是力?中华武术讲的力是指人松的时候还有力,换句话说用力的时候还是松的,力和松是同时存在的。和西方的体育运动松的时候没有力,一紧才有力,一用力就紧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没有经过中华武术训练的人一用力都紧,所以说中华武术有站桩换劲之说,就是说通过站桩把人一用力就紧的习惯改成一用力就松,站桩用力之法是中华武术的专利,现代体育运动都无法改变人一用力就紧的习惯。




练出“意”就是把站桩的要求变成意,一开始站桩的要求是通过形来完成的,时间长了就会变成意,意即力也。力出来了,各关节的力互争就是拉筋,把筋拉长了无障碍了,力也就没了,此时的力是自然力,自然力在技击中才能运用,这时人就整了。




2、在站桩出“意”,各关节运用力互争拉筋的时候,就可以进行慢练(即试力)。慢练就是把适用于技击的动作进行反复的操练,其主要要求:(1)慢练时站桩中出现的力要能出现;(2)动作的整个过程每个点都要有力;(3)力无方向即中力,力随时随地可改变方向。




慢练时上述要求做不到就停,觉得可以做到时就慢动,停停动动即“行乎不得不止,止乎不得不行”,慢练就是“形随意转”的过程。




3、还要进行搭手(推手)的练习。搭手练习就是在持重的情况下,身体各关节能继续保持放松的状态,人在持重时只有各关节各部位保持放松的状态才能变力,能变力才能运用敌竖我横,敌横我竖的运力之法。




4、最后还要进行器械练习,器械主要指的是刀、枪、剑、棍,练一样即可。一般用杆子可代替器械,先用明劲抖杆子,抖熟了就可以。




5、技击桩




什么是技击桩?技击桩就是通过练基本桩把人练整了以后,把慢练的东西,搭手的东西,器械的东西能在桩上练,也就是说把动着练的东西,持重时的东西,持器械的东西都能在持桩时练,即不动中练,此时的这种持桩状态就是技击桩。技击桩与养生桩的区别不在于桩的姿势,而在于练习者的水平,能站技击桩的人都是有较高水平的,用什么桩都能站技击桩,站不了技击桩的人站什么桩都是养生桩。




人练整了才能有不动之力,他的力量来源靠的是自身的争力,有了不动之力才可能借助敌力,把敌人的力与自身的力加在一起用,这才是中华武术的用力之道。人如练不整,胳膊是胳膊、腿是腿的局部力,用力只能靠抡,抡靠的是重力加速度的惯性力,此种用力之法不是中华武术的用力之道。




五、继承王芗斋的遗志教授站桩功




王芗斋先生一生最大的功绩是把中华武术的站桩功继承下来,王芗斋先生的最大特点是会站桩,他把形意拳巨匠郭云深先生的桩法继承下来。在清末民初之际,武术家们纷纷的创新套路招法,摒弃站桩功,而王先生却反其道而行之,大力的传承站桩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切志倡拳学,欲复古元始”,王芗斋先生的拳不是创新拳,而是复古拳。但是在大家都在搞创新,而唯独他自己搞复古,在这个意义上说又是创新,当今在中华武术濒临失传之际需要的不是创新,而是复古。




王芗斋先生所倡导的站桩功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曾经叫“意拳”,在四十年代曾叫“大成拳”,在解放后干脆就一针见血,直接就叫“站桩功”,解放后王芗斋先生一直在教授站桩功。




没有地基的楼房遇到地震就会坍塌,没有桩功的中华武术就好比没有地基的高楼大厦,是经不起历史的考验的,终究会被历史所淘汰。站桩功的传承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再困难也传承下来了。只要有站桩功中华武术就没失传,中华武术的魂还在,中华武术的根还在中国。


  


  常志朗先生11岁跟随王芗斋先生学拳,系统地继承了王芗斋的拳学思想,我于1980年接触常志朗先生,在常先生指导下学习大成拳。有感于传统拳学的精髓――站桩功的重要性,继承王芗斋的遗志,传承站桩功!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精彩评论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紫金光 发表于 2018-3-12 05:19:51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李荣玉老师也我们敬仰的意拳名家。他写的书《走近王芗斋》很耐看,读后受益不浅。李老师炼的磨擦步很有特色。
板凳
悦颜. 发表于 2018-3-15 15:30:10 | 只看该作者
李老师已经退休在北京。
地板
秀颖5602 发表于 2018-3-17 09:19:59 | 只看该作者
景山!
啊!原來在京城!
5#
dpg2i706q7 发表于 2018-3-25 06:49:05 | 只看该作者
李先生在哪教拳?
6#
戈韵流 发表于 2018-3-29 05:12:10 | 只看该作者
闭着眼练技击桩不行吗
7#
fengyingqing 发表于 2018-3-29 09:14:34 | 只看该作者
这才是真正大成拳的继承人,大成拳是一套科学实用的的拳学,站桩就是解决力量的平衡,高效打击力,在静中解决各种力量的整体统一。并不神秘。你可以闭着眼睛练浑圆桩,但是闭着眼睛练技击桩试试???
8#
洛神月 发表于 2018-3-30 17:05:25 | 只看该作者
李老师周六上午在景山公园东门内山坡上,9:00---11:00。
9#
茁足纭 发表于 2018-3-31 16:10:13 | 只看该作者
原來兄台是常志朗一系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4

帖子5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