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练传统武术八极拳大家的心得体会内壮不如外壮

[复制链接]
1794 9
bmjg 发表于 2018-5-3 20:5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就八极拳来说,谈练功夫,绕不开八极“小架”,因为在流行的观念里,认为八极“小架”是练功夫的。
“小架”能练出什么功夫呢?有人说是能练内壮,出内功。我在八极拳上耗了二十五年工夫,见过无数的前辈、小辈,就我个人体验和眼见的无数事实,内壮不如外壮,就是说,踢打沙袋、蹦高蹿远、铁牛耕地等等外功更容易出功夫,勤练外功的的人,比一心指望从“小架”里挖功夫的人,更力大敏捷见功夫,更能征惯战。

我说的是不是事实,大家睁眼看看便知,天下练“小架”的八极拳爱好者无数,可有谁“内”出了强劲的“壮”?空操、拆招不算,实战中的壮才算壮。有人说:内壮是基础,我内壮完了就去外壮、练外功。

我说:用不着。提到基础,内壮和外壮之间,完全可以互为基础,既可以先内后外、也可以先外后内。先内壮后外壮,只适合病秧子和身体弱的人。“小架”的健身效果非常好,练之身心舒泰,仿佛站桩,气感足,四肢感觉有力。
不过,练武术的人,还是身体健康的小伙子居多,他们的五脏六腑足够壮,用不着先内后外,一开始就可以练外功,练不坏身体。

对于想练格斗的健康小伙子来说,假如你每天只能练一个半小时,在内功与外功之间,你就放弃练内,选择外功,没有证据表明内功比外功高级,练外功也练不死人,散打、拳击、摔跤、足球就只练外功,也没见把谁练死。何况,外功本身也壮内,譬如心肺功能的提高,难道不是内壮吗?
当然,练拳涉及一个养的问题——八极拳如此,所有拳派如此,拳击足球也莫不如此。

养身的方法无穷尽,我以前在《武魂》上提的“柔练”八极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打“小架”也是一种,某种站桩内视又是一种,大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认选(养为内壮的一个方面)。理想的练功夫,是“外壮 + 内壮”。就是说,假如排次序的话,第一等为“外壮 + 内壮”;第二等是练外壮;单纯的练内壮,只能排在最后。
“ 练 内 ”高 级 在 虚 无 缥 缈 处
练八极拳的人,其实都清楚八极拳有外功,奇怪的是,绝大多数的人视而不见,放弃了。这就是个事儿了,既然“踢打沙袋”和“小架” 都是练功夫,大家为什么非要选择后者呢?正常情况下,“踢打沙袋”和练“小架”的人,应该在人数上互有参差才对。玄机在“小架”的所谓“练内”上,而在一般人的观念里,认为练内比练外高级,所以许多爱好者抱着“小架”热吻不放。

但是,练内怎么就高于练外了呢?说来,这事也是有原因的,比如,练外是练肌肉,而肌肉的威力大家都知道,是有限的;练内标榜练气、练神意,而气和神意,总给人功能无限的感觉(仅是感觉),这一点恰合人们梦想无限的根性。另外,练肌肉太实在,而实在,不管是功夫还是人的长相什么的,都显得平凡,不能对人构成勾魂摄魄的吸引力;气和神意却不然,气和神缥缈玄虚,看不见摸不着,神龙见首不见尾,就像外星人、复活节岛的石像、神农架的野人,强烈地勾着人们的腮帮子,神秘永远比实在勾人,越神秘的东西越能把人勾得五迷三道。

再有,因为西方人热衷练肌肉,人们便认为练肌肉不象练武术,不叫武术练法。在迷信武术神话和玄虚拳理的人们心里,认为中国武术在训练和功效上高于西方搏技,在理论上,易理八卦五行又比运动科学高明,易卦是高档次,科学是低档次——或曰:没档次。如此,当外功与内功一起摆放在人们面前,“肌肉的、有限的、实在的、运动科学的、没档次的”外功,当然在勾引人上要输给“气神的、无限的、神秘的、易理八卦的、档次高的”内功了。
除上述之外,“练内”还有一大好处:特别照顾懒人。虽然练内也耗时间、也累人,但

跟练外不是一种累人法,“练外”心跳一百几十下,气喘吁吁,尽搞无氧运动,神经的刺激强度也大。练内就轻松多了,心跳次数不过百,以有氧为主,练之气不长出、面不改色,即便是“小架”发力,啪啪的、咣咣的,很猛烈,也不过发一拳就顿步,刺激只在瞬间,过后就舒坦了。

有这么多好儿——不累人却换来“神秘无限高档次”的神功,大家当然要选择练内了,假如这事是真的,我也一头扎进内功里,踢打沙袋、蹦高蹿远什么的多累人。只不过呢,“不累人反练出超人般的神功”,这事听着怎么有点像买彩票——花两块钱梦想捧回千万大奖。

迷信内功的人,全都忽略了一点,内功的“气神无限神秘易理八卦高档次”,都是活在文字和唾沫里——即活在拳理拳论和武林掌故里,不是活在格斗事实里。拳理拳论和武林掌故不具有证据资格。
大家眼见的事实是,只练内功的人,一碰到外功强劲的人,就傻眼打哆嗦
收藏
收藏0
支持
支持0
反对
反对0

精彩评论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4

帖子16

发布主题
阅读排行更多+
用心服务创业者
400-456-7895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意见反馈:green@Kgh_tyr.com

扫一扫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3 Comsenz Inc.( 苏ICP备15919876号